网络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

2017-12-29 00:00:00张旭磊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10期

[摘 要] 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双面性,要辩证地看待问题。当前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发展四通八达,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与此同时,网络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例,探究在网络环境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分析大学应该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趋利避害,实现高效教学目标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8-0270-01

一、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点

(一)不良网络文化众多,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当前网络环境中不良文化的种类较多,对大学生来说,这些不良网络文化严重扭曲、危害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正确价值观念形成。此外,网络文化中的暴力文化更是激化了大学生的叛逆、逆反行为,很容易将他们的行为带入一种极端,提升了大学生暴力犯罪率。据调查,目前对大学生产生严重影响的网络文化主要涉及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图片、网络歌曲、网络语言等,这些网络文化是大学生最为热衷的文化种类,在这些文化类型中穿插的不良文化也对大学生荼毒最深。

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问题重重,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肃清网络环境,还大学生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世界。

(二)网络科技便利了学生的作弊和造假行为

发达的网络科技和通讯设备给大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带来的便利,无论是正规的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计算机技能测试,还是学校常规的期末考试,都能发现有一些学生利用手机互相

传抄答案,作弊行为屡禁不止。甚至一些即将面临毕业的学生在制作简历时,也利用网络PS技术进行造假,大学生诚信问题堪忧。

二、网络环境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肃清网络环境,文明上网

面对网络文化,文化监管部门要加强网络文化的监管力度,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对网络文化市场进行严格管理和监控。在网络文化传播之前,就做好相关的检查和筛选工作,将不良的网络文化率先剔除,避免流入相关的网络平台而传播到社会群体中,为社会大众尤其是大学生创造一种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要加强对城区网吧、书店、音像制品店的检查,重点检查学生读物、工具图书、教辅光碟等的出版刊号、进售渠道和票据,集中打击制售盗版不良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的行为,规范出版物经营单位合法经营秩序。除了采取实际的行动打击不良文化外,对不可控的网络文化也要加强监管,例如,在针对网络语言的监管控制方面,相关部门的监管措施就给网络文明语言文化创设了有利环境。

当前的网络流行语言,在方便网络传播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不通畅。某些流行语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意义,大部分从语言规范的角度很难理解,网络流行语的使用频率和场合在不断地扩大,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正常交往,引发代际隔阂,甚至造成不必要的隔绝,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并给大学生语言交际产生不良影响。网络中一些语言粗俗不堪,对汉语言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不利于现代汉语的健康发展。全国人大及国家语委正在进行立法调研,国务院将要出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办法,在国务院的实施办法中,要对网络语言的管理,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进一步加强网络流行语的监管力度。而一部分有益的网络流行语以其生动而富有个性的表达,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形式。对这部分网络流行语,社会应持宽容的态度,经过时间的检验,它们也许可以进入现代汉语常用语汇。而对低级粗俗的网络语言,应采取一些合理的有效的措施限制其使用,还网络和社会一个纯净的语言环境。

(二)加强诚信教育,提升教师素养

针对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考试作弊的现象,学校要强化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诚信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争取将每个大学生培养成一个以诚待人、诚实守信的好学生、好公民。要让学生明确诚信的重要性,在网络中建立诚信管理系统,对在考试中利用网络作弊和造假行为进行披露和通报,实行档案记录制,以此来警示学生要遵守诚信,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此外,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重视组织并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旨在通过赛事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尤其是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组织相关教学赛事能够为教师提供观摩学习和教学展示的交流平台,对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教师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如何,关乎国家未来的人才素养,必须引起重视,当前网络环境下做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需继续加强网络监管,肃清网络环境,通过诚信管理,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打好基石。

参考文献:

[1]宁丽慧,张晶,张哲思.网络环境背景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析[J].才智,2016(9):24,26.

[2]周燕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J].品牌,2014(5):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