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逐渐改变了以学习成绩为评价标准的教学方式,开始以学分制为评价标准,来满足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学分制的改革要求。以实用语言艺术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分制教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改革策略。
[关 键 词] 学生能力;学分制;实用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8-0243-01
如今,学分制是高职院校实现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然而,我国的学分制教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而且学分制与学年制的结合,使学分制教学管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施学分制要综合各个方面的条件,从而实现真正的学分制管理。在实用语言艺术教学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尤为重要,学分制改革也迫在眉睫。
一、在实用语言艺术教学中实行学分制改革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与教学观念不匹配
实行学分制的教学改革给高职院校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变化。比如,在实用语言艺术教学课堂上,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是多样化的,但是学生的流动很快。这样无疑会给学分制改革增添难度。因此,为了防止该情况的发生,防止管理的脱节成为实用语言艺术的重点。
(二)课程设置与学分设置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的实用语言艺术教学改革中,实行学分制的核心教学内容就是课程设置,将选修课、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所有内容合理安排。不仅要保证教学系统的统一性,还要实现知识的广博性,真正实现质与量的统一。所有课程的比例要公开,专业任选课以及专业限选课都以必修课的形式出现,而专业选修课和学分一定要科学,制订一个利于学生发展的多样化体系。
(三)教学质量与考核的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方法,在教学内容上也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不仅增加了技术的应用内容,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如果没有将学分与教学形式进行合理的安排,势必会给教学质量带来一定的威胁。如何运用学分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即学习质量和数量,显得尤为重要。
(四)实行分类教学的问题
实用语言艺术专业属于文化课,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偏差,尤其表现在数学和外语上。在高职院校的学习中,随着学习难度和压力的增加,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些困难,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实行学分制教学的基础上,将分类分层教学发挥到极致,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二、在实用语言艺术教学中实行学分制改革的措施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在实施学分制改革的过程中,要不断将现代教育理念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并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此基础上,可以将每个学生都视为一个独立的人,不仅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还要尊重学生的意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习。因此,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学分制政策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学分制管理的形式要趋于多元化
在实用语言艺术教学中,实施学分制的教学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班可能已经完全代替了专业行政班。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会让高职院校的管理组织和体系发生本质上的变化,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为了使实用语言艺术专业的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必须建立可以适应学分制教育的有效管理形式。从而实d62c33fd96eb7f743414c6f3dff44d8269a5725416cb66988f4905428924a156现旧管理形式与新管理形式的合作统一,单一体系的管理模式向多元化发展。
(三)制订合理的学分制教学步骤
(1)要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在学分制实施过程中,人的观念是制约合理改革的第一要素,只有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从而为学分制的改革提供动机。(2)要明确选修课的比例。在学分制的改革进行中,选修课占据了一定的重要位置。因此,教师在设置课程结构时,一定要将选修课的比例问题考虑清楚,在反映专业特色的同时,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宗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质变的教学目标。
(四)明确分类教学
在学分制的教学改革过程中,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在实用语言艺术专业表现明显。因此,实行分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合理地进行分类教学,教师应该首先对全班学生的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对学生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以学生为前提,实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分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学分制的教学改革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还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实用语言艺术教学中,要以学分制的教学理念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耀武.对于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
[2]于仲安,梁建伟,张振利,等.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