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本科生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2017-12-29 00:00:00纪春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10期

[摘 要] 国际学院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特殊教育形式,必须通过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育人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目标,而本科生作为知识型人才,对其来说学风建设的意义更为重大。

[关 键 词]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学风建设;知识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8-0242-01

近年来,各大高校逐渐加大力度寻求与国际上的合作,根据相关数据调查可知,到2016年3月19日,共有2403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由审批机关批准举办或设立,在这当中百分之九十为合作办学项目。从中可以看出,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学习的条件下,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因此中外办学的工作者应该精准地掌握学生群体在中外办学的条件下所呈现出来的特性,并且有针对性地引导中外办学条件下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

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本科生学风建设的意义

(一)学风建设符合当代的教育要求

一个学校如果具有良好的学风,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还有助于学生抵制来自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减少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侵蚀。良好的学风还可以树立学校良好的形象,体现学校老师高尚的教育情怀。所以在学校树立良好的学风需要广大在校师生大力支持,这不仅是为了学校的自我发展,还是整个当代教育的重中之重。在这个大趋势下,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也必须遵循这一教育要求,进行良好的学风建设。

(二)学风建设有助于精英人才的培养

中外合作办学由于其教育目标的特殊性,在管理模式和学生特性方面也有着不同于国内普通学院的特点,他们培养的人才主要是能够面向国际的应用型人才。对此,学校管理者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学风建设,通过加强学校的学风建设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能力,同时能够使学生更加从容地走向社会,立足于社会。

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本科生学风建设的现状

(1)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吸收了外国开放式的思维方式,独立性、批判性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大学生已经初具成人独立自主的个性,学生渴望自己的生活、学习获得别人的认同甚至赞美;若是被持以怀疑态度,便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或者一些负面情绪。从这点看,大学生的情感和理智发展相对不平衡,这是教育需要看到的一个切入点。(2)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中外合作办学一直所遵循的。在此价值观引领下的学生或崇尚集体主义或崇尚英雄主义,他们的价值观是多元化的,并不是单一的。(3)集体主义是我国的主流价值观,随着外国个人主义的潮涌,年青一代的人更易于感受作为个体所享受到的荣誉或者好的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产生的个体主义与我国当前倡导的集体主义有不相融的部分,这需要学生得到正确的引导才能自行排解处理的。

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本科生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

(一)学风建设的本质——德育教育

学风建设的本质是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求真务实、诚信进取的精神。拥有良好的德育教育的本科生具有符合时代主流的三观以及一致的言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除了传统的说教,教师应当仔细观察了解学生的言行,从而获知学生在学习、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难。不论是学习方面的困难还是生活上的困难,教师首先应该秉持积极沟通的原则与学生积极地沟通,从而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许多学生面临着“想学学不好”“不想学太难”等学习困难,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因地制宜地为学生调整学习计划,安抚心理浮躁的学生,使学生正视学习,解决学习问题。学生接受了教师的帮助,学生在碰到“曾经的自己”时同样会施以援手。德育教育无形中在学生的身上产生了效用。要做到这些,深入了解学生是前提,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再费劲也是瞎忙一场。学生在受到教师帮助的过程中懂得合理地规划大学生活,并从中提升了综合能力水平。

(二)学风建设的维系——监督机制

学风易建难维。因此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体制是维系校学风建设的纽带。合办院校中的大学生家庭条件一般较优越,由于父母工作原因可能会对学生疏于管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会产生懈怠的情绪,且大学生处于价值观的塑形阶段,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非常必要。学院必须出台较普通学院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其管理制度要覆盖考场、课堂、寝室等,教师不应放过任何一个产生违纪行为的学生,真正对违纪做到“零容忍”才能从制度上对学生的懈怠予以纠正。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保证,严格的管理制度是优良学风建设的纽带,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浓烈的学习氛围一定会逐步升华成一种校园文化。

(三)学风建设的推动——建设队伍

学风建设的推动需要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教师管理队伍。基于学生的特点和中外合办这种特殊的教育模式,教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显得更加重要。教师作为教学进程中的主导方应带头学习,互相交流取经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及技能水平,为学生做好表率,其次是与国外合作办学院校的管理体制逐步接轨,对项目学生的管理模式推陈出新。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学生干部作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纽带应充分发挥其榜样及辅助作用,协助教师做好相关的学生学习生活管理工作。这样一支以教师为主、以学生干部为辅的团队势必能大大推动校学风建设。

本文从三个点切入构建长效的学风建设机制。相信中外合办模式下的学风建设在落实这三点后可以从根源上改善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魏胜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