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职教育体系在近几年得到了认可,在专业教育上取得了优秀成绩,为国家很多行业培养了特别多的人才,在增加就业率的同时,拓展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渠道。高职汽车检验与维修专业教学中,实践模式的开发应坚持从多个角度来完成,更好地改善教育中的不足。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 键 词] 高职;汽车检验;维修;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8-0121-01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高职汽车检验与维修专业教学的开展,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想法和日后的就业,只有将实践教学全面开展,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高职汽车检验与维修专业教学的就业空间是比较大的,但是在各项知识教授过程中,必须考虑动态影响因素,提高教育的可靠性。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化的高职教育中,汽车检验与维修专业是比较火热的专业,同时在社会上的就业形势比较突出,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提供较大的空间。但是,传统教学手段的长期应用,已经与当前的时代展现出高度不符合的特点,有很多问题都必须理性地
对待。首先,传统教学的操作,非常注重对经典汽车的维修和讨论,但是这些汽车的型号基本上已经停产,或者是在市场上、在社会上的流动数量非常少,即便高职学生掌握了突出的维修技术和检验手段,依然会表现为“无用武之地”的状态。其次,传统教育工作的实施并不注重对高职学生进行拓展,很多高职学生在毕业后,还是要进入相应的企业中从头学起,这就对学生的求学时间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不利于他们向人才进行转变。最后,传统教学没有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完全听从教师的想法和观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创造力的提升,在毕业和就业的时候,很容易与校方出现较大的矛盾、冲突。
二、高职汽车检验与维修专业教学实践模式开发
(一)从国家技能标准出发
就高职汽车检验与维修专业教学本身而言,想要在今后的教育中得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对国家的技能标准充分了解,以此为基础,才能构建出完善的专业教学实践模式。首先,国家在颁布新的技能标准、从业资格时,高职院校必须及时地融入新的教学内容,要让学生跟随时代的发展来拓展自己、充实自己,多从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角度来锻炼自己,这样才能在毕业以后拓宽就业道路。其次,国家技能标准在颁布以后,高职汽车检验与维修专业教学,应该对此深入研究。现如今的汽车数量、型号、性能都在不断地增加,要选择当下流行的汽车来进行教学,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国家技能标准的革新、改善情况,与学生共同探讨将来的就业形势,对汽车的发展路线、实践经验的积累等,都要明确具体教学的方向,引领学生朝着更高的层次锻炼,巩固自身的技能。
(二)塑造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
考虑今后的就业挑战、压力比较大,在开展高职汽车检验与维修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塑造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例如,高职院校在采购维修、检验教学用车时,绝对不能总是用古董车、破旧不堪的报废车来完成,应该积极地采购一些有代表性的车辆,并且让学生多多动手操作、实践,而不是长期在旁观看,单纯实施理论教育,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建议从实践教学平台出发,搭建行业、企业、学校三位一体的生产性的实践教学平台,学校要与行业协会等部门合作,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学校与企业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适应企业文化的能力,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学校自己还可以建立生产型的实践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生产的工作经历,还可以解决学校实践型教师人才匮乏的问题。通过在实践平台上努力地构造、应用,能在很多方面减少固有工作的缺失和不足,促使高职学生在个人的能力方面得到充分提升,对个性化人才的培养,也作了卓越的贡献。
(三)加强实践教学的多元化模式
高职汽车检验与维修专业教学过程中,实践模式的开发除了要在上述的两个层面努力外,还应该利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方法来完成。例如,可通过多媒体大屏幕播放的方法,对一些复杂的知识结构进行阐述,由教师在现场进行检验和维修,促使学生的笔记更加翔实,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指导;加强小组讨论合作实践,很多汽车的内部构造比较繁杂,单纯依靠个人的努力,难以对所有的知识全部掌握。因此,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这样在执行检验任务、维修任务的时候,就可以达到又好又快的效果,同时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本文对高职汽车检验与维修专业教学实践模式开发展开讨论,现阶段的教育工作实施,相比以往获得了很大的改善,各个方面未出现严重的缺失和不足,整体上表现为良性循环。日后应继续在实践教学方面深入研究,努力通过可靠性高、可行性突出的方法来完成,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亚丹.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20):76-78.
[2]张怡,陈建环.高职汽修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1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