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微时代的来临对高校思政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这就需要教师不断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快对自身文化和道德素养的提升,多管齐下为做好高校思政教改工作奠定基础。
[关 键 词] 微时代;青年教师;思政教改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8-0088-01
一、微时代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效果不明显
伴随着高校的扩招,教师队伍年轻化越来越明显,教师对微时代背景下新技术的应用逐渐熟悉,但由于他们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社会体验,因此在进行思政教学活动时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教育工作的发展需要。青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常常将自己放于一个“灌输者”的位置,仅仅向学生进行乏味直白的理论说教,回避了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以及学生关注的现实生活中的热点时事,这种枯燥的教学方法也会极大地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很好地引起学生共鸣。
(二)教学内容不完整
当前在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内容的偏差现象层出不穷,最明显的就是重意识形态而轻思想道德教育。通常来讲,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应该有政治信念的教学,还要包括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但是当前很多高校的青年教师更加偏重于政治教育,大部分是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作为施教内容,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形成规律的研究和教育,也就缺少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内容。此外,在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学生活动的广泛性下,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单一陈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已经不适合当下的社会发展需要,极大地影响了高校思政教改的实际效果。
二、微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完善思政教改的策略
(一)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要完善微时代下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政教改,就必须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众所周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是学生在学习路上的指明灯,因此,要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首先就要保证青年教师本身具备扎实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教育方向和理念,在爱岗敬业的精神下只有通过言传身教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引领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学习,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进步。
(二)加强文化素养培训
加强对青年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对促进高校在微时代背景下的思政教改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高校应该积极鼓励青年教师自主学习各种知识,范围要涉及能够帮助他们提升教学质量的各学科知识,要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除此之外,青年教师还要重视对良好心理素质的建设,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并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以实现对高校思政教改的推动目的。
(三)改变思政教学理念
要满足微时代背景下思政教改的需求,高校青年教师还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始终做到与时俱进,保证教学同微时代发展的同步性。微时代的发展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更加便捷的学习体验,还有对他们个人意识方面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到更多的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同时也对教师的思政教学有了更多的要求。因此,青年教师应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足够的空间,尊重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理解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与此同时,还要优化教学内容,在考虑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加入人文关怀的理念,突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教育,促进多元文化观念的交流,提高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兴趣,从而推动高校思政教改的发展。
(四)优化高校教育环境
要做好微时代下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政教改,还离不开良好校园教育环境的帮助,因此要活跃思政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校园。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是基于以人文本的和谐发展的观念,因此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实现思政教改起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这就需要高校在教育实践中给予充分的重视,采取积极措施建设和谐校园环境,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从而为微时代下的思政教改提供优质的资源。
三、结语
加强微时代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深化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政教改,不仅顺应了当前时代的发展潮流,也满足了高校思政教学的需求。尽管当前在高校的思政教改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只要青年教师始终坚持以人文本的发展观念,并结合实际从完善教学内容、改变教学理念等方面着手,相信很快就会探索出一套高效的教改策略,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持,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发展提供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保英.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与路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谭泽.高校青年教师学术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