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描述我国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模块,组建多层次、“双师型”教师队伍等多种教学改革建议。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金融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8-0166-0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中强调各高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我国高职院校正在逐步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努力将人才培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金融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金融领域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促使每年有大量的考生选择了在金融管理专业就读,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而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式尤其严峻。激烈的就业竞争同时也伴随着压力和机遇,高职金融管理专业亟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高职金融管理专业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教师直接传授知识为主,传统的培养模式局限于教室和实训室,很少有专门的创新创业平台,且缺乏激励机制,创新思维的概念很少涉及,学生往往都是学习的被动接收者,很少主动参与实践,这也制约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金融管理专业属于现代服务业领域,与注重专业科学技术的理工类专业不同的是,金融管理专业很难作出具有专利的实际产品,因此,许多人认为像金融管理这类的财经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是非常困难的,就算开展起来,也难取得显著成效,许多高职院校更是缺乏对金融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学的重视。
二、金融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探索
(一)开设创业基础课程,制定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同质化”严重的传统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注重人才个性化的培养。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需要针对每个高职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实施方案,做到“教、学、做”三者的有机结合,通过增加创业基础课,建立一套完整的创业课程体系。同时,针对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弱的特点,邀请企业经理和行业专家来进行创业规划讲座,为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大量的创业资源。
(二)优化创新创业教学模块,构建更为专业化的教育体系
我国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教学模式,开发具有自身专业优势的教学模块,利用专业化的金融实训室、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平台、校外企业实践基地,融合多门财经类课程,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同时根据高职学生的能力特点,可以采取主修+辅修的教学模式,设置创业专业课,增加创业选修课,开设学生的实践课程,学生每习完一门课程可奖励相应的学分。通过课程融合,让学生形成更为直观的创业理念。
(三)根据“互联网+”教学思维,运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展开教学活动
线上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建立创新创业微课程体系,鼓励学生通过手机和电脑端进行拓展学习,延伸课堂范围。线下开展各式各样的创新创业设计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外组织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创业知识和创新理念,注重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教学讨论,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特色,进行跨系部、跨专业交流,组建创业团队,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创业设计。
(四)组建多层次、“双师型”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教”“学”模式的双重变革,需要组建多层次“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要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就必须由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实时指导。面对传统教师创业经验缺乏的现状,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双创精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支持教师到一线企业顶岗实践。同时,校外兼职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行业、企业工作经验,针对学生的创业过程进行系统化指导。通过校内、外教师的多层次联合教学,使学生在准确掌握金融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加对创业真实环境和案例的了解,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前进,金融领域也发展迅速,通过把“互联网+”的教学思维引入高职生的创业课堂中,运用线上线下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学生的专业技能优势,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人才。构建高职金融管理专业新型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金融人才,以适应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侯志菲.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2):60-61.
[2]曹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路径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7):36-39.
[3]姜慧,殷惠光,徐孝昶.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3):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