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要求逐渐变高,而高质量的生活离不开健康的身体。休闲体育倡导在娱乐的同时兼顾锻炼身体,因此,可以说是一种适合强健身体的方式。大学生思维活跃,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因此休闲体育的普及可以从大学生开始。可以通过培养大学生形成对休闲体育正确的认知,并带动其他人群认识休闲体育,从而推进我国高校休闲体育的构建步伐。从在高校构建休闲体育的重要性开始论述,结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缺失现象,提出一些高校休闲体育的构建措施。
[关 键 词] 高校教育;休闲体育;构建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8-0108-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健康愈加重视,所以,体育运动越来越受欢迎。休闲体育因为其自身的非专业性和休闲的特征,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传统的竞技体育既耗费时间,还需要专业的指导,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条件。大学的课程较为轻松,很多学生在课后有较多的时间不知怎么安排,很多学生选择待在宿舍,这样不利于自身健康。因此,在普通高校推行休闲体育是最佳选择。在高校构建休闲体育,能帮助学生合理规划空余时间,并且能引导大学生锻炼身体,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一、休闲体育之于高校的意义
休闲主要是指人们在业余时间内自主选择活动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的行为,是一种较为自由的状态[1]。体育主要是指人们为了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进行的体力活动。休闲体育一般来说是指在休闲时间内人们为了强身健体,丰富业余生活,侧重于体验运动乐趣而进行的非专业的体育活动,是休闲学和体育学共同发展的结果[2]。在高校中推行休闲体育,有较多益处。
(一)在高校进行休闲体育的构建,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休闲体育能引导大学生学会合理配置时间,集体运动也能促进学生友谊,这也是全面发展的一方面。传统的体育一般来说只注重体育的竞技性,很多体育成绩较差的学生就开始排斥体育,从而放弃体育,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休闲体育的构建,其趣味性和娱乐性会比较受学生喜爱,影响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培养其体育素养,为全面发展做好准备。
(二)坚持休闲体育,能促进终身体育的发展
终身体育是符合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高要求的,需要个人良好的运动习惯的配合。而想要拥有良好的运动习惯,一般来说需要对体育运动有大的兴趣。学校本身就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地方,而自我安排时间更多的高校更是促进学生习惯养成的最佳场合。休闲体育的内容多种多样,学生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种类,这样就不会对体育有排斥心理,反而能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便于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所以,在高校构建休闲体育是很有必要的。
(三)休闲体育可以引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自愿运动,便于其养成运动习惯
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能帮助大学生建立自信,缓解压力,从而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人才。一般来说,大学阶段是学生从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很有必要。休闲体育能让人精神放松、心情愉快,在这种情况下更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对其走上社会有很大帮助。
(四)休闲体育能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化和社会化
适当的休闲运动能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休闲理念,帮助其掌握休闲技能,为其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休闲体育能锻炼学生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并且选择休闲运动的人大多都会相同的爱好,这样也能帮助大学生找到合适的朋友一起努力学习。总的来说,在高校构建休闲体育体系,可以使大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人才。
二、我国目前高校休闲体育构建的现状
(一)休闲体育教育理念和课程缺失
在我国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中,主要是以技术教学为主,认为竞技运动才是体育发展的方向,认为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素质教育以及强身健体[3]。这些理念确实有利于高校体育教育的进行,对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个时代,大学生的空闲时间较多,开始注重休闲,不愿意从事较为复杂的专业体育。我国的休闲体育才刚开始发展,很多高校都不是很重视,因此,学校内关于休闲体育的课程设置很少甚至没有。想要将休闲体育构建起来,首先就要端正对休闲体育的态度,从而完善教学体制。
(二)休闲体育所需场地器材和教材缺失
最近这些年高校一直在扩招,人数的增多导致原有的体育场地无法容纳更多的学生[4]。而且大多数的高校体育设施单一,大多器材还是为传统教育所建设的,无法满足休闲体育的需求。社会上给休闲体育提供的场所更少,而且大多都要收费,对于学生来说是承担不起的。因此,学校就更应该修建体育场地,给学生提供进行运动的机会。高校对体育的资金投入过少,既不能修建健全的体育场地,也不能添购先进的体育设施,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没有合适的场地和设施进行体育运动,不利于高校休闲体育的构建。除此之外,很多高校在教材上也是极度缺乏的,这样会导致学生对休闲体育的知识了解程度过低,影响休闲体育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单一,体育的休闲性缺失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影响下,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体育技术的学习为主,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浓厚的兴趣是从事认识活动的基础,良好习惯的养成也离不开兴趣,选择没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就会导致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不利于终身体育的实现。在我国当前的体育教学环境下,大多数院校都是以经济体育的训练为主,教学项目单一而且陈旧。许多不擅长体育运动的学生就会对体育产生反感的情绪,更谈不上使其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了。而且在许多的体育教材里,依旧是各种传统体育项目,内容枯燥乏味,而且专业的体育运动难度都比较大,不适合休闲时间进行,这样就严重延缓了休闲体育的构建进程。
(四)休闲体育教师技能缺失
很多学生刚接触休闲体育时还是很有兴趣的,但是他们对休闲体育的相关知识并不了解,体育教师也没有给予全面的解释,大部分教师依旧把休闲体育的教学当成传统体育来教授,这样就导致对休闲体育了解不深的学生上过几节课之后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实际上,我国的休闲体育发展时间还较短,大多体育教师还是传统体育教育培养出的教师,缺乏对休闲体育的全面认识,难以将休闲体育技能教授给学生。受到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大多高校都缺少专业的休闲体育教师,也很少会对教师进行休闲体育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这就导致学生能学到的休闲体育相关的知识技能有限,严重影响了高校休闲体育的构建。
三、如何开展高校休闲体育的构建
(一)加强休闲体育宣传,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构建高校休闲体育体系,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体验体育乐趣和强身健体的目的进行休闲体育的构建[5]。因此,高校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将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和运动兴趣作为指导目标,培养学生对休闲体育的正确认识,引导其合理安排休闲时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体,这在体育教学中也不例外。在教授休闲体育课程时,教师要正视自己引导人的地位,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教学。除此之外,高校应加大宣传,比如不定期举办关于休闲体育重要性的讲座,或者在校报上刊登关于休闲体育知识的文章来加深教师和学生对其的认识。这样能使教师和学生都认识到休闲体育的益处,从而推进高校休闲体育的构建。
(二)加强教师技能培训,加大体育教学投资
为了成功构建高校休闲体育,体育教师也应该对自身有更高的要求,不断地学习新的休闲体育的知识。在原有的体育知识基础上,教师还应该自觉地寻求新的知识去学习,可以通过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或者在网上观看相关教学视频来提升自身体育教学技能。高校在引进体育教师时,也应该严格审核,挑选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可以举办定期培训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然后定期进行考核。除此之外,高校也应该对休闲体育项目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修建体育场地,购买器材,进行休闲体育教学的研究。我国目前还缺乏健全的休闲体育教学框架,这样会导致教学之路进程缓慢。对休闲体育教学进行研究,才是构建休闲体育的重要途径。
(三)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休闲性
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一般来说都是可以提供种类供学生依据自己兴趣选择的,但是目前来说,高校的课程种类较少,内容单一,缺乏休闲性。为了使体育教学的内容丰富起来,要突出体育的休闲性。因此,可以增加体育项目,减少竞技体育的占比。可以在教学中增加瑜伽、大学体育舞蹈、健美操、太极等既能锻炼身体又具有休闲性的体育项目。除此之外,毕竟校园体育场地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地选择户外体育运动。除了能满足运动需求外,户外场地还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完善高校休闲体育教学机制
在高校内推行休闲体育,必须建立健全的教学机制。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加体育课程种类供学生选修,选择优质教材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还可以购买一些关于休闲体育的网上公开课供学生观看。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能辅助学生建立休闲体育相关的社团,帮助社团开展社团活动对休闲体育进行传播。还可以举办一些体育活动。如举办体育文化节、开展休闲体育讲座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能帮助其正确认识休闲体育,从而推动高校休闲体育的构建。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目前的休闲体育还存在着较多不完善的地方,教学理念和师资投入等问题一直在影响高校休闲体育的构建。为了高校休闲体育的成功构建,还需要坚持实施体育教学休闲性的理念,健全体育教学机制,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实现高校休闲体育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李晨.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构建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1):117-118.
[2]李富强.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J].人才资源开发,2017(6):111-112.
[3]韩柳.浅谈高校休闲体育教学及其发展[J].求知导刊,2015(13):77.
[4]郭金丰.普通高校学生休闲体育发展浅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6(4):60-61.
[5]杨海林.浅析高校学校体育与休闲体育的融合[J].体育时空,2017(7):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