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个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飞扬

2017-12-29 00:00:00吉士美
课外语文·上 2017年4期

【摘要】新课程提出,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个性。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了,教学方法科学,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个性的发展才可以实现。

【关键词】个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对于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尤其是对学生素质方面的教育尤为重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字词及相关语文知识。因此,我们要将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很好地渗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个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飞扬。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中个性飞扬进行有效的分析。

一、个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表达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对于学生语文作文以及相关学习内容的要求极为严格和繁杂,学生写的文章必须在规定的文体、时间以及立意中,并没有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内心想法与真实情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个性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写作空间以及学习空间更为广阔和自由,让学生可以自愿地写,快乐地写。

(二)提高作文分数与学习成绩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都是被动的写作,学生写作的兴趣与热情在逐渐地消退。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但会降低,还要按照一定的规定去写作、去学习,无法将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不会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长期下去,学生会将写作看成是一种任务,会觉得语文课极为枯燥、乏味,进而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增强学生对事物、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思考的过程中才会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在授课之前已经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备课,上课时按照顺序依次讲解给学生,学生是一味被动接受知识,并没有自主能动性,不会主动去思考问题,没有自己的认识,学习效率极低。这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无法提高学生的智能。

二、如何让个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飞扬

(一)树立教学理念,创建教学情境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坚持“多读少讲”的原则,让学生多读文章,或表演读、分角色读、品读、朗读、默读,或齐读等。形式与读法的不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感悟文章。教师尽量少讲一些,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对于不懂的问题,促进学生之间更好地讨论、交流,或者是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教师上课时要情趣盎然,不能完全照着教科书读,允许学生在讲课过程中插嘴,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取答案。例如在学习《负荆请罪》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韩勃、蔺相如、廉将军等不同的角色,分别是老大爷、河伯、西门豹、巫婆以及官绅等,将课文内容形象生动地表现在同学的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与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要建立民主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伙伴关系,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要注意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学生讨论得出的结果,教师要予以一定的评价,积极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求异思维。

(二)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学生自信

教师要注意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让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独特的地方。例如在学习《詹天佑》这门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画出挖掘隧道的示意图,学生们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画隧道,画出各种各样的隧道7ribMDrIw82SFGaHpxv1IpmbChSX6UCtPL/9HiJOGoQ=,最后还非常自信地说自己是未来的设计师,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自信。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亲切、民主、平等的关系,让学生自由地问、疑、思、学,这有助于建立学生的自信。

(三)灵活教学方法,发展学生个性

灵活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教师必须全面地审视教材、把握教材,对教材进行精心的重组,不要被教材牵着鼻子走。例如在学习《三亚落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描述不同地方落日的情景,包括学生对于落日的感悟。此外教师还可以对《三亚落日》这篇课文衍生出来的词语进行提问。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思路、兴趣爱好、年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传授学生学习方法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学生学习要更有价值,21世纪的今天,需要的是会创造、会学习的人,教师教学的关键是给予学生灵活多变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发展个性为前提。例如,对于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不要去死记硬背,而是教会学生如何理解词语的方法,对于不理解的词语进行重点标注,可以和学生或者老师一起讨论研究。例如在学习《独坐敬亭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观看相关的动画,在学生的脑海里勾勒出大致的情景,其次将诗词读通顺,了解诗词的大致意思,体会李白写这首诗的心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学生要学会多渠道地理解词语,也可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工具书或者是近义词等理解不懂的词语。掌握了学习方法,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不懂的词语,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运用自己的话语进行讲解。

三、结语

要想让语文课堂充满个性、充满活力,就一定要让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地方,充分體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的主角由学生变为教师,学生掌握学习的权利,让其自由发挥。

参考文献

[1]王霞.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新课程(上),2015(5).

[2]张婷.如何构建和谐式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10).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