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读写教学要相结合

2017-12-29 00:00:00洪明生
课外语文·上 2017年4期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更应该把教学重难点放在读和写的能力提升上。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使之在教学上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互相促进,从而更加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读写教学;积累;仿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写作就像说话一样,人人都会,是一件简单的事。可是许多同学一提起写作就“头疼”,每次作文都搜肠刮肚还是无从下手,即使勉强写成文章也显得干巴巴的,了无生气。写作,真的像同学们感觉的那么难吗?不。写作,其实很简单。

所谓写作,就是写出自己的人生经历,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就像我们平时听人讲故事,某某人干什么,开始怎么样,后来怎么样。或者自己经历了什么事,见到了什么人,自己感觉怎么样,有什么想法,把它说出来就是了。当然这里说的只是一般的写作,要写好文章还是要下一番功夫,多读一些好文章,模仿别人的写法,多加练习。只要多读多练,就一定能写好作文。

一、要多阅读,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前人的这些体会充分地说明了阅读的重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启发我们的思维,熟悉写作的技法。很多人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把握了写作的精髓,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在他们那里,作文不再是搜肠刮肚,牵强附会,而是博览群书后的下笔千言那种“痛快”。不断的广泛的阅读之于作文就像河流有了“源头活水”。常常遇到一些些家长抱怨,给孩子买了四大名著,买了古今中外的经典书籍,可孩子翻都不翻,一点都不爱看书。书山文海,读什么?从哪里入手?笔者认为阅读要从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的孩子由于年龄、阅历、心理等因素让他们很难喜欢阅读那些百几十回的白话文,那些文化背景不同的外国经典,如果强加硬塞,最终只会挫伤孩子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初中阶段应该选些符合这一年龄特点的书籍。例如:短小的经典的国学,读起来朗朗上口,背这些内容易懂,容易记忆。再如《追风筝的人》《狼图腾》等时下流行的文章,这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更有共同的话题,学生也更乐于去读。

66777ca260e42d3aa87134d0b0463440dc03fa30b64977c0816fa7dadccbcb6e此外,有了兴趣,还要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积累,茶余饭后、睡觉前,作业做完后,只要有一点点时间就看一会儿书,特别应养成睡前看书的习惯,哪怕每天只用十几分钟的时间看一篇文章,想一想,悟一悟,对写作都是有好处的。看别人的文章,先看题目,想一想,这个题目我来写要怎么写,再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文章中词语的运用,句子的表达,写作的技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的文章一定要精读(多读,反复读)。切忌像看小说一样,走马观花,只看故事情节,纯粹是消遣,这样过一段时间就忘了。读书时看到好的句子,精彩的片断要多读几遍,把它背下来,也可准备一个本子,把它摘抄下来,有空时再看一看,这是一种知识的积累,需要的时候自然就会用上。

二、学以致用,进行练笔

阅读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有力一定的知识储备,那么就应该引导学生将之应用到写作中去,不断进行练笔,化“源头”为“活水”。

寫作是一种大量的、持续的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心智技能,写作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写作技能才能形成和提高,单凭几篇文章章法的指点只能是隔靴搔痒。巴金曾谆谆告诫青年们:“写吧,只有写,你才会写。”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日不练手生,一日不唱口生。”写作更是这样,写作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只有天天想,天天写,才能保证思维的顺畅。作家贾平凹刚参加工作时,与朋友约定,每天写5000字文章,写完了才去吃饭。时间久了自然练就了一套功夫,下起笔来有如神助。著名作家余华说,他写的第一篇小说是一部很烂的小说,但他发现有两句话写得不错,不由得意气风发,心想,“牛啊,我竟然写出了这么好的句子。”又写了几篇,他发现自己的人物也写得不错啊……“越写到后面,你就会知道,这种内心的激动和满足,就是写作给你的酬劳。”日记、周记、随笔、札记以及其他课内外作文都是练笔。开始练笔,不要有太多的约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天气情况,景物描写。日月星辰,云霞烟雾,花鸟树木,所见之事,内心所想都可以写。看书时边看边想,有什么想法就随手写下来。每天要坚持写作是关键,写多写少都没关系,几十字,几百字都行,关键是要养成一种习惯。时间久了,思路畅通了,技法娴熟了,写起文章来,上下千年,纵横万里,洋洋洒洒,上万字的文章也能一挥而就。

那么,练笔的初级阶段,尤其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笔者认为最基础也是最初步的方法在于“仿”,即仿写、模仿。

当我们看到一些好的文章,其中的经历似曾相识,我们可以合上书,试着把它重写一遍,比比看自己写的与原文有什么差距。看到好的句子,我们也可以试着从另一方面来写。如看到“友情像一缕阳光,它温暖人们冰冷的心”,我们可以模仿着写“友情像一阵春风,它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友情像一股甘泉,它滋润人们枯萎的灵魂。”我们还可以把“友情”换成“真诚、诚信、母爱、亲情”等字眼。模仿应注意技法,看别人的文章从什么方面去写,怎样去写。如用设问的方法开头以吸引读者,用抒情式的排比句结尾增强文章的气势。在描写上要开放五官,多角度描写。写景应该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上去表现自己的感受。写人,可以描写他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这样人物的形象才会丰满生动。在写法上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可以从正面描写,也可以从侧面描写。总之,学人所长,为己所用。真正能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在别人的基础上加进点自己的东西,对别人的经历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这样你的写作能力就会大大加强。

新课改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听、说、读、写这些基础的教学。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更应该把教学重难点放在读和写的能力提升上。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使之在教学上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互相促进,从而更加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培养。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