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与思路

2017-12-29 00:00:00牛秀敏
课外语文·上 2017年4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上升的同时,文化水平也有所提高,加强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中,学习语文非常的重要。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经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可见这一学科对人文培养的重要性。本文从多个方面就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的学习情况,提出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对文学的感悟力,促进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通的学习行为,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的重要手段,是吸取文化、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关键时间段,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把孩子领进生动有趣的语文天地,让经典篇章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孩子们能够用笔来描写最美好的事物,是语文教师的任务。因此,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创造意境进行教学,要因材施教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循序渐进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为了拓宽学生视野,提升阅读能力,但是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仅停留在字、词、句、段、篇、章的讲解上。师生的交流比较肤浅,多数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指名回答。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忽视学生的独到的见解,学生不能进行自主的学习。小学语文阅读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无法激发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在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和角色,不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应该一切从学生出发,服务教学。但是,有很多老师不能正确地认识“以生为本”,更不愿意接受学生的意见,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非常少,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甚至有时候设置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導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热情不高,被动地接受,主动性不够,不会花时间思考问题。不利于小学生潜能的开发,影响了学习效率。

(三)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不丰富,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有些教师对于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认识不正确,经常出现两个极端:一是放任自流,教师并没有安排丰富的实践活动,只管提出问题,学生们并没有进行合作和讨论。二是教师收得太紧,课堂气氛紧张,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到位,影响了小学生们的朗读效果。

二、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与思路

(一)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教学的重点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激励、鼓舞。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能力水平等因素,小学生的年龄小、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有效教学形式吸引小学生,为学生营造有趣的教学情境。小学生们可以自由提问,由于问题来源于学生,学生们就会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篇好的文章、一段好的导语都能激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教师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可以采用谜语、故事、课前问题竞赛等各种内容,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自主性。传统的阅读教学老师一般只是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主题思想等,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掌握的知识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学生没有对作品进行自主阅读,没有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给予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比如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让学生利用识字工具自己查找,在阅读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工具书把文章读通顺。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引导学生多角度的体验性朗读

朗读是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朗读指导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允许学生通过独特的视角去解读课文,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的分析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重视小学语文教材,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多是韵文,朗朗上口,图文并茂,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才能理解和感受。在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地挖掘情感因素,有创意地进行体验性朗读,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结语

综上所示,新课改是历史的潮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广阔自由的阅读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的好习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现代阅读教学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总结改进教学方法,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感悟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对话,并能够独立思考。教师应该创设有利于学生体验的环境,加强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探究,使小学生真正爱上语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孝梅.关于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与思路[J].教育,2016(10).

[2]周玉欣.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与思路[J].教育:文摘版,2016(1).

[3]吕艳玲.小学语文的思路教学策略与思路[J].课外语文:下,2016(11).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