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探讨

2017-12-29 00:00:00施婷婷
课外语文·上 2017年10期

【摘要】在当代素质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组织学生学习,还要指导学生学习更要化身学习的合作者,不仅如此,学生也不再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成了主动学习的人,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顺应这个学习的要求,老师必须在语文教学观念方面发生改变,并且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积极主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不利于教育的长远发展,只专注于教而不专注于育,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是一个主动而非被动的过程,要使学生掌握真正的学习技巧,进而爱上学习。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关键词】语文教学;主体地位;学习

【中图分类号】G542 【文献标识码】A

一、强化学习趣味性,展现学生主体地位

实现学生主体性地位需要有和谐的课堂气氛,这是一个基础条件,因为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保障学生的思维稳定发展。生动轻快的教学氛围、深入的师生情感投入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去参与课堂教学的外部条件,在这些条件下学生容易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教师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活动的独立个体。适当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必然将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这个角度出发,课堂趣味性应当被列入教师优化教学的目标与方向中。可以提起学生2fa2f9824f0e5dfc04e514c942b2ccb5a28e5d9c0b8c6c661aa43ade1bc17e07学习兴趣的课堂,在很多时候可以帮助学生集中精力和注意力,使他们思维汇编得更加活跃,学习的效率也会变得更高。因此,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与教学相互结合,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上课的趣味性。还可以开设趣味小课堂并根据小课堂的知识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这种途径来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探索欲望。课堂教育充满了趣味性,学生将表现出更甚从前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这种举措,学生在教学上的主体地位就能慢慢地被体现出来。

二、改善教学思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完成课堂主角从教师到学生的转化,教师将自身变为课堂的配角,在上课过程中使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课堂的节奏并慢慢掌握好节奏,进而为学生打造一个极具创造力的开放式课堂,这使得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加勇于发言,课堂也变得更加活跃。为实现当前这一目标,以前老旧的语文教学理念需要在大多数老师身上发生改变。课堂的主要内容不在于古板的教,而在于灵活地学,教和学的地位发生相应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注重并且努力去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并分析这些困难出现的潜在原因,老师还要经常总结学生处理学习困难的方式。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以及课下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沟通两种途径也是老师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甚至心理健康情况的途径。基于这两方面的了解,老师可以制备好相应的有目的性的教学方案,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使创造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向学生传输新的知识,还要向他们传输他们是课堂主体的理念,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而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始终坚守在引导位置上不动摇。在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老师不能急于否定他们,要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并进行相应的鼓励。

三、优化教学结构,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如今传统教学余威犹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一种流传已久的“默契”,学生只会被动地听,只会被动地回答老师的提问,不会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显然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因此课堂始终存在一种相对不平等的状态。这种状况将导致课堂发展被限制,对课堂的结构进行优化势在必行,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得到优化。如今,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放不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他们每天只专注于教学计划,学生的实际需求并没有得到关注,甚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疑惑也经常被忽视,学生提出了问题不一定能得到解决,反而可能被冷嘲热讽,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主体地位完全无法实现,他们失去原本可以独立的思考空间,完全失去学习的兴趣。如何找回并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这要求教师对学生保持真挚的热情,学生的成绩无论好坏都应被尊重,学生应该得到老师的关怀呵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不应该带到课堂上来,学生需要享有一个积极健康的教学环境。如此,才能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发挥,首先需要转变老师的传统观念,使他们意识到学生处在主体地位上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其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出相应的改变,让学生学会主动体现自身所应有的主体地位。教师也必须在教学理念上做出改变,借助各种方式来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每一位教师的思想都得到解放,观念得到更新,落后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必须得到更新和改变。在此基础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足够的尊重,课堂也要重新设计,这样学生的潜能和才华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到

發展。

参考文献

[1]龙安友.浅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2]王丽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亚太教育,2016(11).

[3]王荣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J].艺术教育,2016(2).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