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更有效

2017-12-29 00:00:00肖美媛
课外语文·上 2017年10期

【摘要】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调动了小学生的朗读欲望,提升了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小学生的朗读情感,增强了小学生的感悟能力,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这一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促进朗读教学的整体优化,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更有效,大大提升小学生朗读水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的应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那么,怎样才能激起小学生朗读的热情,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朗读中去,让他们在读中欣赏,在读中感悟呢?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丰富的教育资源优化了小学课堂朗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使课堂朗读教学更有效。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调动小学生的朗读欲望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的兴趣集中于直观的事物,朗读也是如此。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优美的情境,便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他们由不愿读到很想读,由被动观望到主动参与。如《少年王勃》一文,小学生对这一类课文不是很感兴趣。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读的欲望呢?我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优美的情境:“远处,水天相间,一群群野鸭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飞翔,灿烂的霞光在天边轻轻飘荡……”这样迷人的动景,配上轻柔的音乐,使学生陶醉在其中。接着我让学生读课文,寻找这样的美景在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学生个个兴趣盎然,一边读一边看画面,有的还闭上了眼睛,好像自己就在这样的美景中。学生的朗读兴趣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被调动了起来。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文章有它自身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抓住教学内容的需要,渲染LiWeLx3ZHNenc5N5ImOR3A==情境,再现情景,在情景交融中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秋天到》一课时,我以电脑图像展示农民伯伯丰收的热闹情景,伴着欢快的音乐,辅之以充满激情的诗一般的语言,使学生身临其境,好像自己就在其中,从而体验到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之情,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能把课文的三个小节美美地读出来。许多学生在朗读时情感体验得到了升华。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朗读情感

语文学习的灵魂是读。读出作者的情感。如在教学《棉花姑娘》时,我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了蚜虫吃棉花姑娘,棉花姑娘痛苦无助的神情,迫切希望小动物来帮她治病的过程。学生看着可恶的蚜虫纷纷读出讨厌的语气,为棉花姑娘着急,不知不觉读出恳求、难过的语气。可见,运用信息技术能迅速带小学生进入情境,培养了小学生的朗读情感。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感悟能力

运用丰富的信息技术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事物及现象,拓展了小学生的思路,活跃了思维。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一課时,我运用信息技术:在一段滴滴答答的雨水声中,屏幕上出现了春天美丽的景象:粉红的桃花,金黄的油菜花,嫩绿的柳树等。这样的画面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与色彩的艳丽,激起了了解课文的欲望。接着,配合着画面,在舒缓的乐曲声中老师进行了声情并茂的范读。音乐、画面、朗读,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到课文充满激情,意蕴深刻的美。此时此刻,语言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以及给人形象逼真的美感,一下子被学生感受到了,也自然体味到了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朗读。在缓缓的轻柔乐曲声中,配上春天的画面,学生充满激情地朗读课文,此时的朗读声显得那么悦耳,那么动听。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能让小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其中的意境,从而加强了小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

五、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增强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是用声音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只有这样,朗读才有生命力,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才能增强。

在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促使教学的整体优化,使课堂朗读教学丰富多彩,大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朗读兴趣,优化了朗读教学,提高了朗读效率,有效地提高了小学生朗读水平,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这一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作者简介:肖美媛,女,1966年生,中级,小学教师,研究方向为课堂教学。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