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2017-12-29 00:00:00于淼
课外语文·上 2017年10期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受到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好评。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很好地进行互动,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意识。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后,合作学习的模式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创新,有利于语文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还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从而提高语文素养。鉴于此,本文就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合作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从实质上来讲,合作学习是要求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学习。每一个小组从事一些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他们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在高中语文课堂学习中,如何对合作学习进行有效引导,这是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但是,在目前的高中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较多。第一,小组合作学习过于注重形式,而内容比较缺乏,这种为了创新而创新的现象是比较严重的。通过分析其主要原因可以发现,主要是由于教师没有把握好学习理论的本质,教学的观念比较陈旧。在很多地方,没有把握好先进的教学理论。另外,由于我们高中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对,没有看到合作学习的实质。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学习,只是当作玩耍,没有把学习当作目的。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母语的学习不但要注重对语言材料的感知,还要注重语言材料的体验,如果没有遵守语言学习的规律,那么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就难以开展。另外,从客观方面来讲,小组合作学习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事实上,很多班级都是大班,人数超过了50,像这样的大班,如果开展合作学习,那么难度是较大的。如果不做好分组和管理,那么小组学习的局面一定会变得很混乱。

二、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众所周知,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被家人宠着,甚至被过分地溺爱,使学生的共享合作意识严重缺乏。在高中时期如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那么不但可以给学生搭建一个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还能够使学生的不良习惯得到改善,使学生学会与人分享,这样才能使学生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观察,我发现一些学生喜欢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一组,这样他们可以学习到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对小组成员进行调节,大家是一个整体,只有追求共同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一个班级的同学就像是兄弟姐妹,不同的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能够互相帮助,那么就能够起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对于同学犯错误的地方,要懂得原谅。这样才能看到别人的优点,牢记大家是一个团队,要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进步。

(二)精心安排合作細节

有一句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这就告诉我们要始终抓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各个细节,这样才能使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第一,在分组时要考虑多个方面的细节,不要被座位所限制。针对每一个小组,要把优等生和一般生平均分配,对小组成绩进行平衡。另外,要做好性别比例分配,避免男女小组对峙的现象发生,这样是不利于维持课堂纪律的。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兴趣爱好的情况,方便学生私下交流,使小组成员的关系更加良好。第二,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度。在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抓住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小组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尽量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看法。通过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学有所获。另外,小组讨论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当小组讨论结束后,可以要求教师进行总结,使学生和教师合作起来学习。在小组讨论中,还要特别注意避免小组讨论偏题的现象。

(三)多角度运用小组合作

在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从多个角度去运用小组合作。首先,比如在合作式阅读学习中,学习《蜀道难》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两两合作,合作中的一方读课文给另一方听,然后讨论谁的语感更好。通过两个人合作,发现彼此的缺点和优点,从而更好地把握好《蜀道难》文章中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合作阅读,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文本感情,使他们提升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另外,还可以组织写作中合作。一般情况下,传统的作文课上教师定题,然后学生根据题目写作文。但是,这样导致的情况是,学生由于情绪紧张,思维难以打开,久而久之会失去对语文作文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使用小组讨论写作的形式,那么就能够让同学们通过商量找到写作思路。

最后,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学习的深度。开展课外活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走入社会,在开阔的社会环境中,学生之间加强合作,比如组织垃圾分类收集、社区安全知识宣传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之间团结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增强,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也加深了。

三、结语

依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实现学生彼此之间的良性观点互动,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借助对其他学生观点的借鉴、参照,进而“增益其所不能”,使其语文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和程.语文合作学习中分组策略刍议[J].语文建设,2007(Z1).

[2]龙俊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广西教育,2006(4A).

[3]田春芳.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实证性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何靓婕.现行教学体制下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可行性探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5]朱万香.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探析[J].教学研究,2013(2).

[6]王陆,杨卉.合作学习中的小组结构与活动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8).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