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评价,促进学生习作能力提升

2017-12-29 00:00:00陆佳
课外语文·上 2017年10期

【摘要】教师在批改小学生的作文时,都要写上相关的评语,针对小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展开评论。这样的评语针对性强、激励性足,如果能够合理运用评语艺术,对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本文就将针对教师写评语时的几个原则展开探讨。

【关键词】合理评价;诙谐幽默;商量探讨;启发诱导;表扬肯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生学习写作过程中,语文教师的有效指导对于作文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但是我们可能忽略了另外一个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途径,那就是给学生的习作写评语。写评语,是语文教师针对学生习作的优缺点展开论述,有的是对习作的语言进行评论,有的是针对文章的结构进行点评,有的是针对习作的修辞手法进行讨论,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均是给小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对于他们的习作能力提高,确实大有裨益。

第惠多斯曾经说过: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给学生写评语时,这样的说法也同样适用,教师对习作进行有效点评,是为了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掌握习作修改的方法,根据教师给自己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争取在下次习作中调整思路,组织语言,从而提升写作水平。

语文教师写评语,可以根据哪些原则进行呢?笔者接下来会展开具体讨论。

一、贯彻诙谐幽默的原则,在会心一笑中明白症结所在

作文评价其实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教师只有深刻懂得评语对于学生习作进步和能力提升的意义,才会不断地钻研、探讨,写出有水平的评语来。而最好的评语就是要充满人文性的关怀,温馨、温暖,让学生深深体会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唤起对于习作的自信,不断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如果教师能够以轻松、诙谐的语气给学生写下一段评语,首先会快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对作文学习的强烈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潜在能力。有时一段充满幽默感的评语,打破了原来那种死气沉沉的评定方式,摒弃千篇一律的评价模板。学生拿到作文本,看到教师别具匠心的评语,在会心一笑中知道自己本次习作的问题所在,从而促使自己针对此类问题来展开修改过程。

二、贯彻商量探讨的原则,在平等交流中懂得老师苦心

当学生完成一篇习作,特别期待老师及时批阅、写下评语,而评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对于习作的态度。用过于强硬的态度、冷冰冰的语气来给学生的习作做评判,就会像兜头给学生泼下一盆冷水,令他们兴趣索然,从而在内心对习作充满了抗拒。所以,语文教师这时应该以一种朋友谈心般的语气,用商量的口吻给学生说出本次习作的症结所在,让学生明白教师是和自己平等交流的,不是用高高在上、令人反感的态度,这样构建出的民主、和谐的氛围也是非常珍贵的,它有利于师生均能敞开心扉,平等地进行友好互动。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习作内容,写出一些具有商讨性质的话 语,例如“你的这篇文章写得真实自然,如果能够适当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让表现的效果更生动些,就更棒了!你觉得呢?”,或 者“文章的选题非常新颖,眼光真实独特!把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一次争吵如实地反映出来了,为什么不写一写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呢?”,这些人性化的评语,没有否定学生的个性,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他们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或者意见,学生会深刻明白老师的用意,从而会放下一切包袱,轻松愉快地进入习作练习当中。

三、贯彻启发诱导的原则,在灵机一动中知道习作真谛

孔子曰:“不忿不启,不诽不发。”充分阐述了启发式教学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能关注到启发式教学的益处,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合理利用,同样的道理,启发式诱导也适用于习作教学。

当语文教师看到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时,可以用启发诱导的语气,引导学生的思维进行激烈活动,自己去展开具体探索,从而达到语文教师预期的目的。同时这样的交流方式,也促进了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和遣词造句水平的进步。例如当学生写下自己看到的一番春景时,语句优美,意境十足,分别描写了校园里的几处风景,但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缺乏条理性,没有按照一定顺序去叙述,显得条理不清晰,这时语文教师可以用启发诱导的语气:“你当时在游览校园时,是按照什么顺序参观的呢?……”当学生拿到这段话时,会顿时豁然开朗,明白了介绍风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描写,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样就失去习作呈现的美感,显得文章比较凌乱了。

教师充满智慧的点拨方式,会大大开拓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主动地修正自己狭隘的思路,打开视野,快乐作文。

四、贯彻表扬鼓励的原则,在大受鼓舞时提高习作能力

人都是喜欢被赞美和肯定的,这种特性在小学生身上得到了更深的体现。小学生处在班级中,希望时时刻刻被教师关注,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这样会激发起他们对于学习的强烈兴趣,形成良性循环,在学习上会更加积极进取,取得进步。同样的道理,如果语文教师能够把表扬鼓励的原則运用在给小学生写批语上,会让小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教师如果一直以赏识之心去关注学生,去评价学生,学生们就会深深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期望和信任,积极修正自己的行为,在习作中慢慢提升能力。

五、结语

习作教学中,教师要用心地给学生写下评语,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一定是最佳的选择。正确地探讨写评语的方法,就会不断激发学生对于习作的热情,打造温馨、和谐的习作教学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习作教学才会更加具有魅力。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研究方法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张书勋.习作教学研究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3]王晓伟.习作批语的适用原理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