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语文素养,尤其是最近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能够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本文就将围绕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来展开具体探讨,一起来研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素养;核心层面;课前延伸;课中训练;课后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所谓的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即是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来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能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从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由此可见,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关系到学生将来的语文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也关系到他们将来的审美、人格和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的提升。所以,每一位语文教师均应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提升,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
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中,我是这样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通过课前延伸、课中训练,再加上课后拓展,立足课堂,有力促使学生的各项素质提升,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锻炼和有效提高。
接下来笔者就将针对这个问题展开具体讨论。
一、课前延伸,从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在学习上,如果有了高涨的兴趣保障,可以促使学生自始至终对语文学习保持热情,学习效率也会提升很多。所以,如果我们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妨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每个人都会对未知的东西充满好奇,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他们刚刚接触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对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所以教师应该保护学生的这种可贵品质,课前应该尽量避免布置那些机械性的抄抄写写,而是从文本的内容出发,贴合文章实际,尽量去搜集与本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典故、诗歌等材料,这样充满挑战性的作业,自然会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古诗两首》时,在课前我就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因为文章中所安排的两首古诗均是描写春天的景色的,赞美了大好春光,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我便让学生课前积极去搜集描绘春天的古诗,然后放到课堂上去交流。这样一来,学生便非常有兴趣,争先恐后地去搜集、整理,甚至有心细的学生还会做足功课,能够把搜集到的古诗解释出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均得到有效锻炼。
二、课中训练,多途径练习,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当有了良好的兴趣指引,学生愿意进入语文学科的学习,可以说这是学好语文、培养语文素养的开头。接下来还要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SAllFN8/Nzro3FFBY9MYNe4YZea4n+Qc6u9LP8q1D/c=制订切实可行的授课方案,采取多种途径的练习模式,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积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锻炼。
在文本的新授阶段,教师要根据文本安排内容或者所学文本的文体特点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参透文本,习得能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篇文章《学会合作》时,文章为了说明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给大家介绍了一位科学家走遍世界各国做的一个实验,结果在中国实验成功了。试验中,用一个口径很小的玻璃瓶代表一座正在着火的房子,而几颗拉着线的玻璃球代表从屋子往外逃跑的人,线的一端被几个小朋友拉着,要怎样快速地使房子里的人顺利逃生呢?文中写到中国的小朋友几个人商量好拉小球的顺序,结果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逃生。为了说明团结合作的必要性,笔者也在课堂上准备了这个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每个人自行其是拉小球的结果,再体验按照固定顺序的实验结果,最后学生顺理成章地理解了合作对于一个团体的必要性。
当在授课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展开设计,围绕教材内容安排训练方式,学生会对文本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在对文本的思想感悟上提升到新的高度,自己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均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课后拓展,以辅助手段,激励学生的全面素养提高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高低程度,取决于他对语文学科主动积淀的层次高低。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语也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一个人能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达到相当高度,就会形成一个人独特的气质特征,举手投足间尽显知识底蕴。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早就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广泛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以及提高阅读品位……所以在课后阶段,机械性地背诵、抄写,只会招致学生的反感,而且收效甚微。如果教师能够放宽眼界,让学生课后积极阅读名家名篇,及时做读书笔记,或者自主识记经典诗词歌赋,背诵名篇名句的话,势必会使学生的学识修养得到飞速进步。
例如我们在班级中一直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即每天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不少于半个小时,不仅在学校里的自习时间要用来读课外书,包括放学回家以后,也要做到坚持阅读,同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读书时可以写写画畫,把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做下记号,以便将来再读时加深印象。同时也要做好读书笔记,可以去摘抄一段特别优美的段落,也可以针对阅读内容进行思想感悟,也可以自己展开想象进行趣味续写。不管是哪一种读书笔记的做法,都会让学生对读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会加深巩固结果。
四、结语
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以及学识修养、人格修养魅力的进步,均有赖于教师因材施教,教学有方。语文教师只有认真设计授课方案,既向课前延伸,又向课外拓展,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够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小华.浅议小学生课堂语文素养的培养[J].小学生学习导报,2010(3).
[2]黄景俐.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探讨[J].中小学生语文参考,2012(6).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