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概念的提出、外贸格局的变化和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许多高职院校积极探索跨境电子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方向,勇于创新,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做了大量工作。
一、跨境电子商务及使用的语言
作为一门综合学科,跨境电子商务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涵括互联网金融、多渠道在线支付、物流运输、外贸交易基本条例、电子商务法规等。现如今大多数大型跨境电商平台使用的语言主要是英语,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被广泛应用于跨境电商平台实际操作的一系列环节,从注册认证、新产品发布、商品推广、在线沟通、商品发货、交易确认,到售后服务等各个阶段。
二、跨境电子商务中英语人才所必备技能
近年来,很多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需求迫切,最缺乏能够利用电商平台把公司产品销售到海外市场的人才,不仅要懂外贸,与外商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还要懂电商平台的操作。
三、跨境电子商务中英语人才所具有的专业素养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英语人才必须自强不息将英语成为跨境电商高精尖人才必须要掌握的语言工具,同时具备良好电商、外贸知识及英语实作技能的人才称得上是合格的电商人才。
四、基于跨境电子商务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一)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把跨境电子商务纳入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各专业组织实施教学的依据。培养方案对培养什么人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把跨境电子商务的英语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制定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措施。
(二)改革培养模式,把跨境电子商务教育融入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必须进行改革。经过反复调研和多方论证,提出了“理实一体的课堂教学、见习跟踪的企业实践”二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理实一体的课堂教学”是指在实训室或专业教室围绕特定商务项目开展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英语应用与商务操作相结合、素质养成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施跨境商务项目的过程中主动获取英语专业知识与技能,增强听与说、读与译的综合能力。
“见习跟踪的企业实践”是指学生在具备一定的知识与技能积累后,选派学生参与实践项目中进行“真枪实弹”的商务训练,同时学校与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监督与考核,实现对学生参与企业实践项目的全程跟踪。
(三)重构课程体系,使跨境电子商务教育课程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融为一体。
1.课程体系重构思路。以国务院办公厅〔2015〕36号文和教育部办公厅[2010]3号文为指导,根据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时,既要考虑学生未来需要就业岗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又要考虑学生跨境电子商务能力的培养。重构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融入跨境电子商务的知识和技能,使专业课程教学与跨境电子商务教育无缝融合。
2.基于专业背景的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能力分析。大学生的跨境电子商务英语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所以在分析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能力时必须以专业教育为背景,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
(1)英语能力中听与说的培养。语言学认为,听是一个机械被动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听就是指能听懂和理解别人的说话内容。说就是用有声的语言,输出或释放自己想要表达自己意思的过程。首先,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应尽量采用英语授课,以听带说,以说促听,听说结合,反复练习,把情境式教学融入日常实践教学中。
(2)读写译的提升。阅读是增长学识、改变思维惯势的一个复杂的心理和智力活动;写的技能要求包括内容完整、详略得当、语句通顺、语法规范。文章中语言表达的好坏决定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效果。商务英语翻译则是囊括了所有商务活动的内容。只有在掌握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反复实践练习,才能真正地提高英语实作技能水平。
五、结语
在国家实施互联网+发展战略、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的新形势下,大力培养学生的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能力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培养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备跨境电子商务英语专业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我们必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把商务英语专业教育为基础,将跨境电子商务英语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合理设置课程,提升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