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是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日常学习的重要场所。广大高校大学生通过图书馆获取知识,实现知识的积累,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陶冶情操。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对学生來说至关重要。本文全方位的评价了高校图书馆综合服务模式,旨在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推动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图书馆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不断改进图书馆综合服务水平,以此来吸引广大民众的注意力,使图书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基础设施评价
对于图书馆来说,基础设施至关重要,关系着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图书馆的服务水平。首先,图书馆应当具备优美的、安静的环境。不论是哪一个人都希望在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下去读书,如果图书馆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舒适的环境,那么读者就会以坏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因如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着重注意自身的内部布置,不断美化环境。例如可以购买一些花草添置在图书馆馆内,进而达到怡情的目的。除此之外,图书馆管理人员还应当购买大批量书籍,因为书籍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同时,还应当着重注意书籍的保管,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二、网络化建设评价
当今社会,网络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网络逐渐成为主流,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加强网络化建设,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将网络引入到图书馆管理活动中,可以实现图书才买和编写以及收藏的自动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图书的管理水平。不仅如此,利用网络对图书进行管理,还可以有效避免图书的流失,实现图书引进和借出的精准记录,为广大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管理服务。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还应当加强图书馆网络建设,搭建网络平台。定期或不定期的与有广大师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对于图书的需求,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科学研究的需求,使每一位学生和教师都可以通过校园网络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三、服务内容的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图书的需求也逐步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增加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改变原有的单一化图书服务模式,使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相对较少,仅仅包括图书的借阅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图书馆的发展路径越来越窄。问题这一问题,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以图书的借阅问题为例,笔者认为,图书馆可以向读者提供智能查询服务,使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图书的具体情况,方便读者查找图书,有效减少读者在寻书时所浪费的时间。此外,图书馆还可以设立研讨室供广大师生使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在研讨室开展讲座,实现学术交流。图书馆可以为学生提供电子书籍和平板电脑等先进的技术设备,使读者能够直接在网络上办理图书借阅手续,既方便又快捷。
四、人员培养评价
众所周知,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人员大多为临时工,服务质量较低,素质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服务人员进行素质培养。首先,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树立责任意识,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在日常的工作活动中遵循工作秩序,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尽自己的全力完成工作。其次,图书管理人员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广大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指导读者灵活运用,智能检索等图书服务设施,为工作人员提供帮助,加强对图书馆书籍的保护力度。最后,还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图书馆管理人员不仅成为一个看管图书的人,还要成为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工作人员,从而进一步提高广大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五、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图书馆综合服务模式的评价,我们可以充分意识到,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还相对较低,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当然我们也应当充分意识到,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作者单位为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本文系“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浅谈高校图书馆综合服务模式评价》【课题批准号:DCF130027】立项号:JSJY13510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