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轨电车投融资模式分析

2017-12-29 00:00:00陈冲
今日财富 2017年1期

一、现代有轨电车可采用的投融资模式

(一)传统投融资模式

传统投融资模式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导,政府负担一定比例的资本金,其余建设资金采用银行贷款模式解决,运营通过招标或委托的方式选择专业运营公司完成。其中,政府负担的资本金的比例可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国发[2015]51号文件精神(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和项目沿线相关地区的财政实力确定。

(二)市场化投融资模式

现代有轨电车投资较大、回收期长、前期收支不平衡,但项目具有长期稳定、持续增长的票款收入,且附着于有轨电车的商业机会很多,在保证安全运营的前提下,可通过广告、沿线物业、智能卡服务及车辆段上盖开发等多种途径增加衍生收益,这使得现代有轨电车采取市场化方式融资具有可行性。

现代有轨电车可采用的市场化投融资模式主要有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私合营”模式(以下简称为PPP模式)。该模式通过招标确定社会投资者(或者联合体)负责有轨电车工程投资、建设和运营,并在特许经营期满后移交政府,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满足社会投资者收益率要求。

二、投融资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

(一)政府财政状况

政府财政状况包括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财政收入包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和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等。财政支出包括国防、外交、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等。三亚市政府的财政实力较为雄厚,建设阶段可以考虑由政府投资为主模式,从而减少政府财务费用支出,降低政府为工程的总支出额。

( 二 ) 政府信誉状况

政府信誉是社会公众对一个政府守约重诺的意愿、能力和行为的评价,反映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分析政府信誉应重点把握:了解政府是否存在腐败情况;该地区政府政策是否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府行为透明度如何;政府行政执行是否规范;是否滥用地方政府职能;公务员是否滥用职权等。

这些因素应该成为社会投资者投资有轨电车项目必须考虑的因素。因为无论投资建设有轨电车或运营有轨电车,社会投资者必须和政府密切交往,若政府信誉不佳,往往会极大地加大项目实施难度,甚至导致项目失败。

( 三 )政府相关建设管理能力

本地政府是否拥有足够的有轨电车项目建设管理人才、是否拥有专职的建设管理团队、是否拥有较强的建设管理能力等会成为选择投融资模式关键因素之一。若政府相关建设管理能力较强,则有轨电车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可由政府下属团队承担,从而加强政府管控项目的能力,减少政府出资。若政府不具备有轨电车项目的建设管理能力,则可以考虑通过聘请代建公司(代建模式)或整体外包建设管理(EPC模式)的方式。

( 四) 政府相关运营管理能力

本地政府是否擁有足够的有轨电车项目运营管理人才、是否拥有较强的运营管理能力等同样也是选择投融资模式关键因素之一。若政府相关运营管理能力较强(如政府拥有有轨电车运营公司),则有轨电车项目的运营管理工作可通过适当方式(直接委托或谈判)由政府下属相关团队承担,从而加强政府对项目的管控能力。若政府不具备有轨电车项目的运营管理能力,则可以考虑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专业运营公司通过特许经营模式运营管理有轨电车项目。

( 五) 本地配套政策法规情况

投融资模式的落地实施需要政府配套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如有轨电车管理条例、有轨电车特许经营权管理条例、税收返还配套政策、沿线土地开发增值地价回归机制及配套管理办法、沿线土地和物业开发配套制度、运营服务规范及成本核算机制、线网附属资源标准以及附属资源开发规划、运营票价合理调整机制等。只有具备完善的政策法规,投融资模式的落地实施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从而切实保护政府及社会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三、市场发育状况

(一)建筑市场发育情况

建筑市场发育情况主要包括本地有轨电车建筑市场产值规模、本地有轨电车建筑市场从业人员(数量、素质等)、有轨电车建筑企业(企业数量、企业规模、领军企业等)、本地有轨电车建材市场情况等。相关情况的分析将为投融资模式中建设管理模式的确定奠定基础。

(二)运营管理市场发育情况

运营管理市场发育情况主要包括当前市场存在的运营管理企业数量(在不同城市可能存在公交公司、长途大巴公司、地铁公司等不同运营主体)、当前市场各运营管理主体的运营管理能力、各运营主体参与有轨电车运营管理意愿、外地运营管理企业参与本项目运营管理意愿等。相关分析将为投融资模式中运营管理模式的确定奠定基础。

(三)金融市场发育情况

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其中货币市场作为短期资金融通场所,满足了参与者的流动性需求;资本市场作为长期资金的融通场所,为参与者提供了安全性和盈利性保障。有轨电车投融资的金融市场发育情况主要侧重于资本市场情况,如商业银行、信托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租赁公司等各种金融机构融资条件、担保条件等等。相关分析决定项目融资规模、融资成本等,对政府和社会投资人均有重要影响。

(四)本地房地产市场情况

本地房地产市场情况应重点关注不同区域地价、不同区域房价(各类不同业态售价)、调控政策及其影响、市场供给、市场去化、供销对比、行业典范、未来市场发展预测等。房地产市场情况的分析结论将为灵活确定各类投融资模式下的政府补贴手段提供帮助。

四、政府与企业关于项目投融资思考因素

(一)政府关于项目投融资主要考虑因素

政府关于项目投融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是否借用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以及借用社会资本的代价、是否培育本土施工企业、是否培育本土运营企业、是否采用特许经营方式管理运营企业、首期实施线路的延长线如何开展投融资建设、线网中后续线路如何开展投融资建设、如何对运营企业做好监管、如何做好对于运营企业补亏等。

(二)潜在建设投资人关于项目主要考虑因素

潜在建设投资人关于项目投融资主要考虑因素有:项目建设招投标实施方案、项目施工工期以及施工难度、政府占用投资人资金的财务费用计算方法(计算财务回报利率高低)、政府支付建设资金方法等。

(三)潜在运营投资人关于项目主要考虑因素

潜在运营管理投资人关于项目投融资主要考虑因素有:是否采用特许经营、特许经营年期、特许经营招投标方案、投资人运营支出是否包括车辆增购以及设备设施更新重置、票价方案、客流、运营补亏计算方法以及支付方式、运营回报率高低等。

五、政府与企业之间关于风险分担方法

(一)现代有轨电车项目投融资主要风险因素可划分为三大类:

1.通常由政府承担的风险因素

投融资模式中应由政府承担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政府官员腐败、政府干预、征用/公有化、政府信用、法律及监管不善、法律变更、政府决策失误/过程冗长、土地获取风险、项目审批延误、市场竞争(唯一性)、配套基础设施风险、招标竞争不充分等。

2.通常由企业(投资人)承担的风险因素

投融资模式中应由企业承担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特许经营人能力不足、运营成本超支、组织协调风险、融资风险、工程/运营变更、完工风险、供应风险、技术风险、私营投资者变动、残值风险等。

3.政府与企业共同承担的风险因素

投融资模式中应由政府与企业共同承担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第三方延误/违约、政治/公众反对、利率风险、外汇风险、通货膨胀、合同文件冲突/不完备、气候/地质条件、市场需求变化、收费变更、费用支付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税收调整、环保风险、项目测算方法主观、项目财务监管不足等。(作者单位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