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能力的问题及对策

2017-12-29 00:00:00韩晶玉 谭凯文
今日财富 2017年1期

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如何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融资业务的创新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能力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几点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当前阶段,我国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正在不断提升,为了有效的缓解进出口业务下滑的现状,保障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对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进行创新。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仍旧存在巨大的差距。本文即是从理论以及实务两个方面对贸易融资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策略,实现我国进出口业务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我国国际贸易业务的发展以及商业银行融资现状

(一)我国国际贸易业务的发展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贸易融资业务才开始兴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国家外汇的数量以及增长速度都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经远远超过了国民生产,对外贸的依赖性较强,因此,一旦出现影响较大国际事件,就会使我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近些年来,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对我国的出口贸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加之我国国内资金的成本较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国际贸易融资已经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融资信贷现状

当前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主要以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为主,其中包括出口押汇、打包贷款、进口押汇等,除此之外,还涉及了少数的国家贸易融资业务,例如国际保理等,但是对于我国庞大的出口贸易总量来说却远远不够。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主要是面对规模较大的企业开展的。但是我国的一些小型企业却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从行业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主要涉及了房地产等风险性较高的领域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但是此类行业的产能已经大大超出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银行贷款的过度集中会导致资源的配置缺乏合理性,不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创新的因素分析

(一)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阶段,我国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贸易融资的缺乏足够的重视。大多数的商业银行管理者对于国际贸易融资的战略意义都缺乏足够的认知了解,过分重视的信贷业务的发展,导致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始终处于停滞状态。同时,大部分客户都是通过贷款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这就导致大多数人对于国际贸易融资的功能以及优点知之甚少。上述原因導致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情况十分不理想。

其二,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管理体制相对落后。当前阶段,为了提升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竞争力,国际上很多银行都实行了专业化经营。即建立专业的国际贸易融资部门对相关的业务进行管理。与之相对的是,我国的很多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却相对分散,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这就导致融资业务的整合性不强,无法满足国家贸易融资业务的专业要求,阻碍了发展。

其三,贸易融资业务的效率偏低。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一般的信贷业务流程处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其繁琐的程序以及审批环节导致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效率十分低下,严重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

其四,产品和技术协调性较差。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结算方式。当前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国家贸易融资大多数是信用证下的融资产产品,无法满足数量庞大的国际贸易融资需求。此外,在缺少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持,银行对于货物以及资金流动的情况缺乏实时的了解掌握,信息数据与货物、资金流向不一致的情况十分普遍。

其五,专业人才缺乏。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专业性较强,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是人才的储备量却较少。在缺少专业人才的情况下,在产品的设计以及创新方面都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严重阻碍了市场的发展。

(二)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其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情况。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可知,国家贸易规模的不断增大使得其对融资的要求也在不断丰富拓展,这就为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其二,社会信用水平。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是保障市场交易安全进行的基础的,同时也为金融融资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一旦失去了信用的支撑,银行的借贷业务就无法顺利的开展,融资创新更是无从谈起。

其三,国家的贸易政策。当前阶段,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的联系正在不断加深。在自由贸易政策之下,国家对于进出口贸易的干预性较低,表面上来看,贸易融资业务似乎不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实际上,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政府必须根据自身经济实力适当的调整对外贸易的政策,这样才能保障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良好发展。

其四,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金融对经济的依赖性较强,因此,经济形势对于银行的经营情况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保障银行的稳定发展,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风险防范机制,适时的对融资政策进行调整。

其五,技术手段的运用。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科技技术在商业银行的创新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先进技的支持下,银行的许多创新产品才能成为现实,不仅极大的提升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还有效的节省了运营成本。因此,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对于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六,利率和汇率。对外经济活动的开展与利率和汇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此二者的变动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在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中,这二者也不可忽视,创新产品的利率以及汇率的情况可能影响着产品的推广。

三、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对策

(一)更新经营理念,为国家贸易融资创新奠定基础

在理念方面,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快对技术的研发,为了切实的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可以适当的借鉴国外的创新成果。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商业银行要对国内的企业提供足够的支持,为企业在国外的发展都提供担保服务,为企业解决资金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中,中小企业所占的比例较小。对此,商业银行要适当的调整经营观念模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树立中小型外贸企业的拓展市场的理念。

(二)加强风险管理

想要实现风险管理体系的程序化以及公开化,首先要将风险管理渗透到商业银行的各个部门以及工作岗位,要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项业务。并在银行内部设立相应的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监督部门,对银行业务的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其次,针对业务操作制定相应的评分制度,对业务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商业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其遇到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加,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商业银行必须要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力度,具体措施如下:

其一,建立公平的晋升体制。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完善员工的职业规划以及岗前培训,为员工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其二,完善经营方式。对此,银行要更新经营理念,在充分了解市场的基础上正确的处理好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构建以顾客为重心的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市场调查,对顾客群体进行细致的划分,针对不同的顾客提供与之相适应的但是融资服务,提升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水平。

(四)创新技术

商业银行要在对市场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参考借鉴国外的技术创新成果,将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之中,构建功能完善的电子服务平台。通过服务渠道的建设为顾客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节省运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此外,商业银行还要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与信息咨询公司的合作交流,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促进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促进商业银行持续稳定的发展。

四、結语

综上所述,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准确的抓住机遇,通过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经营理念、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技术创新四个方面入手,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操作流程的规范、业务操作过程的监督等手段,促进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为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及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作者单位为大连财经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