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相互影响并且相互促进。可以说,经济的发展水平能够保障财政的收入,经济发展越高,其财政收入必然就会越高。一个良好的经济运行体系对于经济发展的做用不容忽视,能够带动经济向着更加繁荣的水平发展。因此,实行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不仅有利于完善财政体系,更能够大大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强国家的实力。
一、财政收入可持续发展分析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的现状分析主要可以从四点来说明:第一,在事权财权的划分上,国外学者认为,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由于地方政府更加了解自己的需求,因此应当由自己进行建设。第二,财政分权的影响,再进行财政分权后,由于地方政府的限制,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定会减少,因此,其投入到公共基础建设上的钱财就会相对减少,以此来有更多的钱财投入到经济资源的建设中,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三,财政分权的后患,国外有学者认为,财政分权将不利于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地方政府与国家之间的有些差距将会拉的更大,以此来弥补财政的不足。第四,财政分权的优缺点,财政分权优点于缺点共在,它能够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等产生优点,但是在分配方面会有很大的缺陷。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研究现状也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在分税质改革对财力影响上,可以看出,在一段时间内地方的财政收入与经济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地方政府更加注重地方財政的收入水平,因此会不断采取促进财政收入的措施。第二,经济发展对于财力的影响。我国现今正处于一个经济发展转型的阶段,财政支出在逐步加大,但是财政收入却没有很大的发展,正在向着财政收支平衡的水平发展,可持续发展有了实现的可能性。第三,财政体系对于财力的影响,我国有人提出从树立财政经济观、创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等方面来促进财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对于完善财政体制、政治体制、财政管理体制等一系类体制时,应该从根本上入手,这样才能真正促进财政的可持续发展。第四,财政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财政基础上的,基于国家对于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上的。
二、财政收入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一)地方财政收入与县城经济发展不符
地方财政收入与县城经济的不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够强,企业的技术含量低下,在生产过程中,没有高附加产品,因此产品的竞争力不足,在市场的占有率自然也不会太高。二,当下,在县级企业中,一些企业没有完善的产业结构,市场化的程度不算高。在三大产业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已经没有很大的发展水平,因此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多。第二产业已经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开始仅仅依赖于一些较为大型的企业。第三产业发展很缺乏,发展的速度也非常缓慢,迫切需要加快发展的步伐。三,地方企业中,相关的税收收入与主要的经济指标的增长存在较为大的差距。
(二)收入结构不合理
在地方性的经济预算收入中,最为重要也是收入主要来源的一点就是税收的收入,并且,非税收收入的大部分是属于列收的收入项目。但是,地方性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较为小,并且对于上级的转移支付资金需求量很大。这样就会导致财政自给能力较为低下的的情况的发生。
三、可持续发展乏力的原因分析
(一)县级经济严重依赖于单一的资源
县级财政的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于县级经济的发展水平、上级的转移支付和税收收入,县级经济的发展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着县级财政的收入高低,在发展的进程中,县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县级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例如,有些县级经济严重依赖于水产业或者玻璃产业等,这样经济基础肯定不够,还有可能出现例如短期财政困顿的现象,从长远来看,会有财政因为缺乏多样化收入而处于不增长的状态。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指的是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的是否合理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一些方面来看,产业的结构能够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可以说,产业的结构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在对财政的收入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分税制改革不完整
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大中央的调控能力,提升政府办事的效率和应对事情的能力,实行了分税制改革,并且进行了对地方和中央的梳理和调控,这样大大的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中央的调控能力也大大增加,但是,这却对县级的财政收入有着一些不好的限制作用,可以看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三大税种增长乏力,这就严重导致了县级财源的质量不够高,将地方性的税收大部分集中于中央,从一些数据分析来看,财政的收入质量已经大大打了折扣。二,地方税种的缺失,这将会导致财政收入稳定性将会出现不确定度,稳定性大大降低,这是由于一些较为多的税收集中于中央,导致非税收总收入大大的增加,这不利于县级财政的收入的增长。
(四)财政支出结构不够合理
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够合理直接导致了县级财政的可持续发展不能稳定进行。从大的方面来看,县级财政的支出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财政收入支出多数用于用于非生产性的开支,这将导致第二产业的发展严重受阻,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县级财政支出对于民生事业的支持度较小,这就导致了县级经济中的旅游业的发展受到阻碍,旅游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作者单位为河北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