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研究

2017-12-29 00:00:00黄艳丽 王兴行 黄佳慧 程中信
今日财富 2017年5期

以贵州省台江县南宫乡的贫困人口为研究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将南宫乡识别贫困人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在现有的识别机制上进行完善,做到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

一、引言

2013年10月,“精准扶贫”这一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国人脱离了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但是我国的扶贫之路还很长,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我国还有8249万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在我国现行标准下想要确保全部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还要进行一场“脱贫攻坚”战。因此,实行“精准扶贫”刻不容缓。而精准扶贫的政策能不能见效,关键看扶贫对象能否精准识别,这一直是个世界难题。赵吉雄借鉴贵州省毕节市的经验,结合湖北省长阳县实际情况,提出了“四看四算”方法来识别贫困对象。陈辉等以粤北山区为例,基于Alkire-Foster多维度贫困测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扶贫机制。而王小林则针对贵州省黔西南州,构建了“六看法”来识别贫困人口。本文以贵州省台江县南宫乡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结合网上的资料,探索可用于精准识别真正的贫困人口的机制。

二、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是实行“精准扶贫”的第一步,只有精准地识别出贫困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基数不明”、“帮扶谁”、“如何有针对性帮扶”等问题,从而有效避免“富人戴帽”、“被帮扶”的情况出现。

贵州省台江县南宫乡辖24个行政村58个自然寨109个村民小组,3189户15352人,98%以上为苗族。总面积为26945公顷,耕地面积12085亩。其中农田为11065亩,旱土为1020亩,林地面积1947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8%。

近年来,由于禁止砍伐天然林,南宫的传统林业产业作为支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群众的收入也随之锐减,部分群众返贫,这也是为何南宫乡被列为台江县重点扶贫乡镇的原因。

为了让台江县南宫乡的贫困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同时为推动南宫乡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基础,南宫乡实行了“精准扶贫”,实践了一套精准识别的方法,通过广泛动员全乡人民的力量,合力推进脱贫攻坚。

在南宫乡,首先是政府进行政策的宣传,让每家每户都了解精准扶贫政策,然后农户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申请。

其次,政府派人进行入户调查,填写《贫困农户评估表》。入户调查人员主要是通过询问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有的贫困户可能没有告诉调查人员其家庭的真实情况,企图蒙混过关,获得帮扶。为了保证调查的准确性以及筛选出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户,调查人员会通过自己的观察,同时向周围邻居询问来获得被调查家庭的真实情况,看其是否符合列为贫困户的条件。

最后,将评估结果统计出来,经过村民小组会议通过,公布结果,并进行公示。最后将符合条件且公示无异议的名单上报上级部门备案。

在入户调查的过程中,南宫乡的调查人员主要通过四点来作为评分标准:

一看居住条件。即根据农户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来估计其贫困程度。有的农户居住的房子非常简陋,房子破烂且小,划在危房范围内。而有极少数的农户甚至是没有固定住所,因此,在住房情况这方面可以很大程度上区分贫困程度。

二看家中种养情况。农村相对于城镇来说,土地广阔,大部分土地的利用率较低,农民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业。除了外出劳务,卖经济作物是很多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粮食收成的好坏、养殖发展情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户的当年收入。

有的农户会因为自然灾害或其他意外而導致减产、或根本无收成等原因变得贫困。因此,调查人员可以通过农户的各种经济作物的收成来判断他们的贫困情况,这可以作为评判为贫困户的条件之一。

三看家中劳动力强弱程度,即看农户的家庭劳动力状况,有无外出务工或者老弱病残人员。农户中有部分家庭成员因为年老体弱或重病没办法下地劳作,

既不能为家庭带来收入,还增加了家中的经济负担,而且患病所支付的医疗费用也比较昂贵,使得他们入不敷出。

四看家中是否有上学子女,由农户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子女受教育情况等,估算他们的教育支出和负担。有部分贫困户的子女乃至他们自身都因为贫困而辍学、失学。而因为接受的教育有限,他们自身缺乏种养植技术,也不懂主动去学习知识,无法改进自己的种养殖技术,导致农作物的产量低,收入自然不高。同样由于贫困,他们的子女接受高水平教育的机会也会大大减少,不断陷入一个死循环,因此,观察农户子女的受教育情况也可以侧面反映其贫困情况。

五看家中的医疗负担。本文在上面第三点中也提到了因病致贫。治疗、手术、住院等都需要用钱,像一个无底洞,整个家庭都将陷入贫困之中,钱财全都用来治病,无力供养子女读书。因此,贫困人家的子女很难实现命运转折的希望,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还可以根据“四有”和家庭收入状况来判断是否为贫困户。如果家中有小汽车、商品房、或者是有开办公司、领取财政工资人员。说明该家庭收入状况良好,不应列为贫困户。如果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贫困户水平,则考虑划入贫困户的范围内。

资料来源于南宫乡逐户摸底调查表,有删改。

精准识别机制建立后,南宫乡对某些未纳入贫困范围,或者是该帮扶却得不到帮扶的农户,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亲自下村督导各村进行民主评审,对当前扶贫数据库中已达到脱贫条件的“贫困户”进行剔除。此外,还将符合扶贫条件的贫困户重新识别为扶贫对象。

再次精准识别的结果显示,南宫乡贫困村有19个,贫困人口3513人。在2014年时,南宫乡确定1452户为贫困户,共5810人,经过再次精准识别和严格筛选,贫困人口减少了2297人。为了确保识别的准确性和落实帮扶工作,调查人员还进行了回访、回头看,帮助农户制定脱贫攻坚帮扶计划。

三、精准扶贫对策

南宫乡交宫村是全国稻田养鱼项目的示范地之一。台江县共有26个基础养殖场。台江县农林局在2013年5月26日从荔波县鱼种场调进价值5.8万元鱼种2500余公斤,无偿投放到排羊乡展里村、台拱镇台雄村、南宫乡交宫村、台盘乡空寨村及其他村寨示范户近300户饲养。努力打造排羊乡、南宫乡、台拱镇两乡一镇稻鱼产业,建设鱼种扩繁场500亩,促进多项产业崛起,让村民增收有“主心骨”。南宫乡积极配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发展新的产业。

除了开展稻田养鱼项目,南宫乡还发展种植业,种植朝天辣共5000亩,为凯里、贵阳等城市不断输送生态蔬菜。此外,南宫乡还在扩大金钩藤的规模上下功夫,发展生态中药业,努力打造特色产业,让其成为南宫乡的一张名片。为此,南宫乡党委、政府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扶贫项目。2015年,南宫乡全乡共获扶持发放种苗30万株,为南宫乡医药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政府等有关部门人员正在积极与外界加工企业联系,开展招商项目,将其引入台江,发展加工制造业。

南宫乡还将党建和扶贫结合起来,借鉴其他地方的扶贫经验,成立了驻村帮扶小组。贵州财经大学也派出了教师到南宫乡各个地方驻村,在政治政策方面进行指导,有效领会传达上级部门的政策,配合政府做扶贫工作。

以南宫乡展啊村为例,展啊村全村辖4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206户人家,共889人口。经过精准识别,全村共有64户贫困户,贫困率31.07%。展啊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开展了一年多,扶贫初有成效。

展啊村山多地少,适合发展种养殖业,以往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红薯、玉米等作物。近几年开始引进杂交水稻种殖,产量大大提高。如今,村民们开始种植杨梅等经济效益高的果树。此外,经过政府部门努力争取,展啊村获得金钩藤种苗4.6万株扶持,全部发放给村民来种植,当村民看到该产业的良好发展趋势时,也主动筹集资金来扩大自己的种植规模。除了个人承包,村里还成立了种养专业合作社,政府鼓励农户加入到合作社中,以“合作社+农户”模式将种养殖产业科学化,标准化,努力让村民共同脱离贫困。农户的资金来源除了一部分的自筹资金,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资助。

俗话说,“想要富,先修路”,公路堵塞是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经过政府和相关部门人员的努力和村民们的配合,如今的展啊村每个村寨都通了水泥路,危房改造也基本完成。

四、结论与讨论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可以为实行精准扶贫政策奠定基础,确保实现扶贫到村到户乃至到个人。总结来说,南宫乡的精准识别和扶贫有以下几要点:

1.建档立卡。可以摸清南宫乡贫困人口情况。对全乡家庭居住条件、种养殖情况、劳动力、医疗教育、家庭收入等情況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梳理,做到每户都有卡、每村都有册、每乡有簿。

2.多维度识别。根据“五看”、“四有”、家庭收入状况来识别和判定贫困户的多维度识别方法,做到不仅仅是通过表面上的数据、或是根据人的主观意识来识别贫困人口,而是可以通过实际操作,科学地筛选出贫困对象,挤出“水分”,不浪费每一个指标。

3.村组参与评议。村组参与评议的方式,可以让全村农户参与评议,按照“组评、村议、乡核、县定、组公示”的程序,使得识别的过程公开透明化。

4.干部驻村帮扶。驻村干部深入群众基层,帮助群众发展致富产业。不但提高了政策宣传力度,还可以宣传党和国家各项强农惠民政策,使得群众转变旧观念,解除了农民的顾虑。鼓励他们行动起来,脱贫致富。

5.成立专业合作社,可以增强分散的农户的市场经营能力,保护农户的利益。此外,还可以拓宽农户销售渠道,增加农户经济收入。

农民之所以非常容易陷入贫困,是因为收入不稳定且低。如今通过政府扶持与帮助,加上自身的努力,可以从根本上来解决贫困问题,人们的衣食住行得到保障,必将有力见证南宫乡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作者单位为贵州财经大学)

资助项目:贵州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研究——以贵州省台江县南宫乡为例”(项目编号:2016106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