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会专业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7-12-29 00:00:00肖福英
今日财富 2017年5期

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说法的是由生态学家针对生态发展的持续性提出来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变革,该种观念也被用于教育事业,站在教育角度考虑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能力的提高,素质的改善都应当满足社会需求,还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的能力。对于高职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

财会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是指财会专业的学生经学习经济类等相关专业知识后,学以致用,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并能够不断适应社会,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高职财会专业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径。为此,本文针对探讨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策略展开研究,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方法,为教育事业的改革起到推动作用。

一、高职财会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素的调查

(一)高职财会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中心,以学生为培养主体,以专业能力为培养重点,以培育核心竞争力为关键,建设就业能力的关键是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模型的主线;提高高职学校财会专业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财会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以加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格为重点;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训,使学生充分运用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实践。

(二)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高职财会专业的毕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校内校外高职院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为加强和改善高职财会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为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起到一定的作用。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状况可从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就业情况、理论成绩、实践成绩、能力与知识结构、参加校内校外活动、同学评价等方面体现出来。与高职财会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工作能力方面:沟通与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最终的就是个人价值观的自我提升能力。而价值观的提升包括内容比较多,其中主要的是 要有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上进的人生观念,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学会包容,助人为乐等。

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发放邀请函,及电子问卷调查就业后的情况,结果发现大部分就业生认为眼前的工作与自己所期待的工作有所不同,工作不稳定,出现频繁离职现象,然而对于刚走进社会的毕业生来说,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只是一知半解,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水平只有45%,远远低于工作岗位的水平要求,可见毕业生的专业水平、理论知识、时间操作难以满足工作的需求,大部分财会专业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强财会专业技能与实践技能的培训,大多数毕业生渴望毕业后能够得到所在单位的培训,通过培训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渴望在工作中能够表现的出色。

二、高职财会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成

高职财会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是指学校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教材中理论知识,掌握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内容,顺利走上就业岗位,成就自己的事业高职财会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会计相关知识,能在外企、国企、私企、民营企业、事业单位等相关的财务部门工作,因此高职财会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专业能力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工具,自主学习能力是适应社会、企业发展需要,实现自身的保值与增值,思辨能力是提高分析、判斷、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社交能力能够使你正确、客观的认识社会,感知他人的情感变化、内心需求等,调整自己的交往策略。

三、高职财会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策略

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根据主题的不同,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培养,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应从专业特点、专业建设、教学专业、学校资源建设等多层次、多角度去分析、考察,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角度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增加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多条途径。 高职财会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具体措施如下:

(一)教学方案改革

很多高职院校对于大部分专业实施快速教学模式,将精力集中在专业课程开发,并与职业证书相关联,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是技能训练,忽略理论知识传授,填鸭式教学模式,难以将知识的整体性贯穿起来,学生学到的、掌握的往往都是支零破碎的扭曲的知识形态,不能够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财会专业的学生在刚走进校门,选择自己的专业时都并不是很了解自己的专业,老师首先应将这三年有关财会知识作一个整体的连贯的分析,将财会专业的工作内容、在社会的地位、社会的需求量应做一系统的介绍,让学生清楚的认识自己的专业,并对自己专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财会专业学生的点钞、电子计算工具、Excel应用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以后工作中常用工具,是在职场工作的看家本领,是职场开展工作的基础,学校一定要避免填鸭式教学,只是单纯的将口诀、操作方法传授给学生,要注重实践操作。

(二)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学校作为特殊的教育学校,主要通过执行有序的教学计划,实现教育目标及改革等,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大纲要做到有针对性、应用性。

改善实践教学大纲首先要依据相关指导对课程进行规范化教育,依据学科特点进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应更加注重实践教育,其次,要按照大纲制定的课程性质,对课程执行度要求进行课程考核、考评等。增加财会专业的相关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是增长智慧的很好的方法,我们可以定期组织财会专业的专家、有经验的学者开展有关财会专业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现状等,传授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相关的就业指导等。

学校还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学生刚入学后,对财会专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后,便引导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对自己缺乏信心,影响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为此,学校应着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正确处理学生的职业期待、理论知识的积累与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求学的上进心。

目前,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满足理论知识过硬还要满足实践经验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为次高职院校调整能够教学实践内容,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调整课时,开展实践教课堂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寻求企业走入校园模式,模拟企业的财务部、会计事务所等工作模式,在校内建设实训教室财务中心,将企业财务部引入高校,学生参与完成企业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电算化实训等任务。

(三)加强社会实践

模拟实践教学体系与现实的职业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高校不仅要注重实训基地的培养,还要注重企业的实践培养,为此,企业实习是高职财会专业另一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校企合作模式是很好的实践教学机制,一方面满足学校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增加实践机会的条件,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招聘财务类人才提供机会,建立产学合作的模式,不仅达到了高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企业招聘问题,达到双赢的目的。

综上所述,高职财会专业的学生在高职院校接受教育的时间较短,只有三年的时间,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战略变革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长时间的学习、实践、总结、改善、提高过程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目标得以实现,通过不断的宣传并实施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方针、策略,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自助创新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交往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作者单位为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