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科学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研究

2017-12-29 00:00:00郑忆
今日财富 2017年5期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我国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一个重要位置,我国将大量的科研研究经费投入农业科研,用来促进我国农业的科研技术发展,但是目前的农业科研经费无法满足我国快速发展的农业科研工作。农业科研资金的缺乏只是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还有更加重要的问题是农业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問题,最大化的发挥农业科研经费的效益和效用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农业科学院获得科研项目经费的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但科研单位对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比较松散,没有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导致农业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不高,没有发挥其应有效用。

新疆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国家对新疆农业科研的投入不断增长,新疆农业科学院承当了新疆农业科研相当大部分的科研工作,新疆农科院1999年的项目收入为1288万元,1999年至2007年项目收入缓慢增加至3529万元,2007年至2012年新疆农科院的项目收入由2007年的3529万元快速增长至14185万元。从总体趋势来说新疆农科院的经费收入是处于增长状态,2016年收入是1999年收入的11.88倍。如何使用好科研经费是目前新疆农业科学院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 新疆农业科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固化

目前我国缺乏具有指导性的、灵活性的、系统性的农业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法规。新疆农业科学院目前沿用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是《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财务管理办法》。新疆幅员辽阔,新疆农业科研有别于内地农业科研工作,新疆农业科研工作更加复杂和多变,这些法规办法不够具体明确、具体法规不够灵活,无法满足新疆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需求,降低了新疆农科院农业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从一定程度上阻碍的新疆农业科研的进步。

(二)预算编制不够合理

首先,农业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应当由财务人员和科研项目组成员共同完成,科研项目组将研究经费的需求告知财务人员,财务人员利用财务知识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进行编制。但是,目前大多数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编制由项目组成员自行完成,和财务人员缺乏沟通导致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不够合理,在执行项目过程中发现预算编制不够科学,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财务人员缺乏,财务人员总量不足导致和项目组成员不能及时沟通解决问题。

其次,一个科研项目从申报、立项、实施到结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基础类的农业科研项目的周期性相对较长,一个科研项目在申报时所编制的预算无法满足市场波动带来的经费使用变化。一个项目从申报到实施一般经过半年甚至以上的时间,市场人工、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预算编制与项目实施的“时差性”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

新疆农科院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缺乏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科研人员重点关注的是科研项目是否能够成功申报,在科研项目申报成功后,具体的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经费的使用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这就降低了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同时,还有可能出现科研经费滥用的情况。财务人员由于缺乏农业专业相关知识,对于项目组的经费开支列项,无法科学准确的判断其开支的合理性,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没有得到有效监管。

二、改进新疆农业科学院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对策意见

(一)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我国科研主管部门应该尽快制定健全和完善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建立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灵活性的会计核算办法,让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在编制科研预算经费的时候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制度上杜绝经费滥用现象的发生。新疆农业科学院应根据新疆特殊的实际情况,在满足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符合新疆自身实际情况的农业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使得项目经费管理更加合理、更加科学,让科研人员能更专注的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而不是在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和会计核算上花费太多时间,影响科研工作的工作进度。

(二)编制合理的科研项目预算

新疆农科院应该增加财务人才的招聘,同时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学习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与法规,同时还需要增加财务人员与科研项目组成员的沟通与协调,加深财务人员对新疆农业科学院的科研项目的了解,使得财务人员对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科目更加了解,提高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系和合理性。并且要及时考虑市场价格浮动对经费使用带来的影响,并在预算编制中列项相关科目。

(三)建立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不仅能监督科研项目实施使用过程,同时绩效激励机制对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具有良性循环的作用,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不仅对于科研人员自身、新疆农业科学院,还有新疆农业都具有积极作用。(作者单位为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