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各地区保险业快速发展,保险业到底是否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呢?从国内研究来看,研究普遍认为保险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但保险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结果存在一定分歧。鉴于中国四大直辖市在中国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由此深入研究我国四大直辖市保险发展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
一、保險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被解释变量:我们选用人均国民收入来衡量经济增长水平,记为,单位为元/人,使用可比价格数据并对变量取对数。
解释变量:选取保险密度作为衡量保险业发展水平,保险密度=保费收入/人口数量,记,单位为元/人,以金融保险业价格指数对其进行调整并对变量取对数。本文使用的样本是中国四直辖市1990—2015年的面板数据,其中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二)面板的平稳性检验
为避免出现伪回归,需先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确定其平稳性。通过软件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知变量原序列存在单位根,序列非平稳。一阶差分后序列平稳。检验结果说明变量的面板数据均为一阶单整序列,进一步检验两者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从表1知各检验结果不一致,但介于样本容量较小, 和统计量的检验效果更好,所以以此为准,拒绝原假设。因此四直辖市保险业发展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可以进行回归分析,不存在虚假回归。
(三) 面板协整方程估计
面板数据建立的常用模型分为两种: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为确定模型类型需进行 检验和 检验。从 检验结果可知: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面板数据模型为非混合模型。非混合模型又分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个体随机效应模型,为进一步确定具体模型类型,进行 检验。检验结果知在5%显著水平下,接受原假设。面板数据模型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模型。由此建立含有地区影响影响的变截距形式模型:
其中, 为四个直辖市的平均人均保费收入水平, 为为各直辖市人均保费收入对平均人均保费收入的偏离,用来反映各直辖市间人均保费收入的结构差异。最后回归结果如下
从含有地区固定影响变截距形式模型的估计中可以看出,回归方程拟合优度很好,通过各种显著性检验,说明存在地区固定效应。从四个直辖市总体来看,当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人均保费收入增加1%,人均国民收入增加0.465%。从其中天津,上海,北京,重庆四直辖市横截面固定影响系数分别为0.2098,0.4961,-0.2302,0.4961,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固定影响因素系数有一定差异。
二、结论及建议
本文对四直辖市1990-2015年面板数据考察保险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四直辖市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是非平稳序列,协整检验结果得出:四直辖市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协整检验值显著。保险行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0.465。各地区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地区差异。对其建议:进一步规范保险市场秩序工作。不断增强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服务。继续努力提升整体保险业发展水平。重视保险业人才培养。强化市场资源配置,完善保险行业人才储备机制。(作者单位为山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