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积极开展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发展。全省都已经意识到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运营工具,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地级市都已经在原有的网络基础上建立农业现代物联网,农村电商服务站,或地方性龙头企业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或在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上建立自己的地方特色馆,都有条不紊在进行中。全省各个地方都在积极推进物流企业进农村,建物流园,物流快递协调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覆盖主要农村的物流网络。
二、河南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河南农村电商在平台建设、农村电商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素质较低,意识较淡
由于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导致他们对互联网和新型销售模式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比较差,对新事物的出现也缺乏好奇心,同时,他们很少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技能培训,对网络也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和操作能力。有的人甚至从来没接触过电脑,更别说在网上搞电子商务了。“空心村”现象突出,使大量有知识、懂网络、会经营的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打工,留下来的“386199”人口结构难以支撑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2、特色不突出,支撑力不强
据统计,2015年河南土地流转率达到50%,流转率虽高,但家庭农场、合作社数量并不多、规模不大、覆盖率有限,农户的分散经营仍占绝大多数,规模化、特色化不突出,且标准不统一、品牌意识差,对农村电商发展的支撑力不强。据调查,河南农村电子商务线上线下商品多为原始产品,或为初加工产品,大多数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成本低,收入少。
3、网络入户率低,物流进村难
近年来, 虽然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光纤宽带基本上在平原bUbNYonhNewHFfs9UWfqC3nrVsfkWz5OP3d4c8x8C0s=农村达到了全覆盖,在丘陵地区、滩区、山区农村模拟网络也已经全覆盖,但是,由于意识和费用等问题的制约,农村网络入户率不高,特别是丘陵地区、滩区、山区农村网络入户率更低。据不完全调查,目前我省平原农村网络入户率仅占27%,而丘陵地区、滩区、山区农村仅达2.5%左右,网络“最后一公里”问题十分突出。
仓储、物流是农村电商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影响农村农村电商成本和效益。目前,河南农村物流系统不健全,网点延伸度不够,一般只涉及到县城,只有部分物流企业在较大的乡镇、村庄布点;专业从事物流运输的企业较少,并且标准化程度低,方式落后等问题,尤其是冷链物流系统更是落后。
4、融资难,人才匮乏
目前,农村、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需要大量资金,通过金融机构贷款需要抵押物,而农村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承包地、宅基地等又不能抵押,现代农业发展的贷款难十分凸显 ;物联网建设等需要大量资金;农村小微电商因抵押、信用资质等原因,在融资时无法得到银行授信,同时又因农村电商发展和盈利模式不清晰,致使资金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
农村电商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端人才缺乏是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职业农民少,且其文化素质难以支撑发展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不愿意到农村;传统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由于观念、制度、管理等方面的束缚,薪酬、待遇低,对于电商专业人才缺乏吸引力。
三、推进河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1、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融合,为电商发展提供产业和经济支持
河南具有现代农业发展的传统优势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每个地级市及县市区都有本地特色农产品。利用本地农业资源,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产业支撑,是一篇大有作为的好文章。加快河南现代农业发展,必须深化农村、农业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速推进农村资源资本化进程,让“沉睡的农村资产”发挥更大的作用;抓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品质,打造焦作农产品品牌;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加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产地和注册商标一体化认证工作;抓集群培育,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新业态的发展,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现代农业结合,构建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促进智能化农业、精准农业的发展。
2、加大政府扶持,开拓电商模式,为电商发展提供政策和渠道支持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村电商发展的文件、政策,涵盖了农村、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对促进农村、农业以及电商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好政策离不开大力宣传、好政策离不开创新执行。由于政策的宣传不到位,使其效用大打折扣;政策执行中的部门化,导致落實难现象十分普遍;政策支持广度、力度与农业产业化和电商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差距较大,制约着农业产业化和电商的发展;因此,下大力气宣传省委、省政府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和广度、整合政策的执行,必然成为下一步发挥政府促进农村电商发展主导作用和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用的重要抓手。
积极开拓农村电商模式。进一步加大与电商平台合作,使更多地全国知名电商进驻河南农村市场,推动农产品销售;进一步加大本土电商发展。积极打造“线上+基地”的链条式农产品O2O销售模式为示范,推进农村合作社的线上销售。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农产品电商企业参与农产品经营。
3、加强“硬件、软件”建设,为电商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依托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加大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光纤、宽带等现代化信息设施的投入力度,推动光纤村村通、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工程,提升光纤宽带网络入户率;支持农村特别是山区、丘陵、滩区发展“互联网+”;提高农村电商仓储、物流配送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生产领域的物联网建设,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依托培训机构,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全面培训。开展农业系统人员电商“普及式培训”,树立新的电商思维及服务模式;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扫盲式培训”,为电商发展提供全面服务;发挥县域电商创业孵化园区作用,免费提供创业场地和培训、信贷、加工仓储物流的配套支持,让更多青年想创业、能创业,让“城归”有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加强“硬件、软件”建设,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作者单位为河南省焦作市委党校经管教研部)
作者简介:李娟,女,(1981.09.21——)焦作市委党校经管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委党校经管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