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至8日,中央召开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显著成效,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腐倡廉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在当前反腐倡廉政策和内控逐渐规范的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意义重大,其不仅能够有效制衡权力、防止腐败,还能够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安全性,推进深化改革,提高行政效率,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一)防范贪污腐败
以雷霆之势抓好反腐倡廉已经成为当前各地各部门行政事业单位重要的政治任务,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就是有效防范贪污腐败的重要手段,内控制度建设本身对于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就有着极强的制约性,能够对依法依规用权、行政起到保障作用。针对现有贪腐形式的新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改善,规范各类财务活动,不仅有利于加强行政事业自我监督,及早发现、解决各类存在问题,减少国有资产的损失。还可以加强源头化治理,用制度堵上可能形成贪污腐败的纰漏口。
(二)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为财政拨款。一方面,完善的内控制度建设能够保障划拨资金及时有效的到位并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完善的内控制度建设可以规范财务运转,合理有效的加强财务的管控,充分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资金截流、他用等贪腐情况发生。最后,完善的内控制度建设可以从制度层面对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性、个人决断倾向进行约束,有效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预防贪腐现象滋生。
(三)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与质量
完善的内控制度建设可以有效的保障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并有效管控信息的记录、收集、汇总、编制,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从而充分保障会计报告和系统信息的完整性,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也有助行政服务效率与质量的提高。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由预算管理、职责分工、授权批准、资产保护、职工素质、报告制度等等。预算管理作为内控制度的主要环节之一,有其独立的一套完整程序。但是我国内控制度的起步比较晚,很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预算管理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泛,而且复杂繁琐,使得预算编制过程整体质量存在很多问题,目前在预算管理过程中,都是沿用传统内控制度的预算管理方式,无法满足现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有了新的要求,各项和内控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在2001年国家财务部门出台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使得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设有了充分的法律保护,从财务分析层面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质量。但是从近年行政事业单内控制度发展运行来看,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法律保障措施,仍然存在很多問题,究其原因是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系统和制度不够完善,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内部相关的重要决策质量比较低,从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不真实,最终发生财务风险。
(三)单位会计基础薄弱,财务制度的制约能力不强。在具体的财务检查中能够发现,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较为薄弱,并未根据相关规定来设置内控机构和人员,管理层次相对混乱,导致会计人员职责不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有所松懈,会计核算存在不规范现象。因为行政事业单位职能具有特殊性,其资产支出通常较大,特别是固定资产。实际工作中我们能够发现,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方而依旧存在账实不符、任意处理的问题。
(四)单位内部审计职能并未充分发挥作用。内部审计机构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所设置的履行独立检查职能的重要部门,其主要职责是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查与评价。内部审计部必须要具备独立性,如果缺乏独立性,内审工作便不能有效实施现阶段的实际情祝是部分单位虽然设置了内审机构,但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不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层次不清,职责不明确。
三、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
(一)完善内部控制的顶层设计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顶层设计的重要环节在于:关于组织机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的设计。组织机构设计是基础,决策机制是关键,执行机制是核心,监督机制贯穿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整个过程。
第一,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机构设计,要从职能分工和岗位职责出发,从单位层级和业务层级内部控制两个方面入手。
第二,决策机制设计要对决策组织及其运行方法进行综合考虑。现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班子主要领导班子有党委、行政、纪检三方负责构成,各领导班子要想充分发挥领导管理作用,实现高效决策和客观决策,就要充分的实现决策前信息公开、决策中民主集中、决策后跟踪管理。
第三,执行机制设计,应强化《不相容岗位的分离机问责机制》、《网络化立体控制机制》和《制度保障执行机制》的落实,通过岗位机制明确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在内控体系中的职责和位置。
第四,监督机制设计一部从上级主管部门监督、纪检监察系统监督、单位内部审计监督三个方面着手。内部审计监督是通过预算执行、会计报告、信息披露等方面强化自我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控制完善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主要内容之一,一旦预算控制通过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批准,行政事业单位中所有的部门都必须无条件执行,如果没有完成预期任务,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罚,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等环节组成,而且涵盖了很多方面单位的内容,主要包括:采购、生产、筹资、融资、销售、管理等多个方面。所以,一定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才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完善预算管理制度。首先,要落实综合预算管理模式,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项财政收支情况都归纳到预算管理范畴中,一旦制定的预算管理方式通过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审核,就不能随意改动。其二应当建立预算监管制度,完善预算执行责任制,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从上而下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岗位,在预算的过程中要树立责任意识,根据相关财政法规执行操作,避免单位人员集体舞弊行为的存在。(作者单位为中共达州市达川区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