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建议

2017-12-29 00:00:00王子烨
今日财富 2017年9期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其中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我们要根据现状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要正确认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明确会计核算工作的重心,建设符合会计发展的会计核算体系。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的工作越来越重视,那么如何构建一个会计核算体系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前言: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事业单位的改制也如火如荼进行,新形式下,国家和人民群众对事业单位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寄予更高的期望,因此,对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等方面的要求也愈加严格。本文将从事业单位和会计核算的定义及内涵开始着手分析,根据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发展现状,总结出建设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希望能够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更加完善。

一、事业单位和会计核算的定义及内涵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它们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一些国家机构的分支。简言之,事业单位就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共行业。比如学校、医院、研究所等等。它一般是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机构,但又不隶属于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的分类有多种,其中财政经济的综合管理机构就是一种。

而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职能中的重要职能之一,它是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是指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者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后核算的工作,也是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可以说,它的会计工作者工作的基础,核心内容。它是完成会计工作的重要前提。其中,会计核算体系就是根据会计核算工作而相应建立的,它是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总要步骤,为会计核算工作保驾护航。总的来说,会计核算体系是一个包括会计机构设置、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核算流程的一个应用型的会计系统。一个好的、实用性较高的会计核算体系能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或公司的财务发展情况。所以说,会计核算体系的完善、适用与否,直接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现状与未来发展。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现状

隨着国家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事业单位的体制也在不断地在进行改革与变化。传统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目前的现状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顺应历史的潮流,跟着时代 大发展继续进步。根据相关调查研究与发现,我国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对于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任何一家公司的建立都离不开管理与运营。而管理与运营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有相关制度的确立。制度的建立,才会使公司员工对公司各方面的规定有章遵循。没有规矩不能方圆,没有制度也不能成就一家公司。同样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更加重要。会计核算制度是对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各项具体会计工作的操作原则和方法作出的规定。它使会计核算人员在继续拧会计核算时有章可循,从而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而在事业单位中,会计核算工作很容易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因为事业单位的财政来源主要为政府拨款,所以它在处理相关事务时进行的较为缓慢。即使有一些制度的确立,但仍然于事无补。

比如《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些制度自从正式实施以来,已经有数十年之久。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日新月异的,包括财务管理工作的会计核算工作。我们没有理由只是维持着现状不做任何改变,传统的会计核算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大大小小的会计核算的需要。总之,会计核算制度建设的落后,会制约企业的经济发展。

其次,成本核算不准确。会计核算中的成本核算是其工作的一项基础,如果这项基础工作没有做到准确、到位,将会对后面的其他会计核算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在事业单位中,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工作有很多,工作性质也有所不同。比如以权责发生制来处理经营性业务的成本核算,长此以往下去,单位项目的成本计算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本来在实际的工作情况中,经营性业务与非经营性业务就很难区分,一旦它们的业务经营核算方式出现错误,就更加难以解决。要知道,非经营性业务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是根据单位项目的成本来确立的,如果出现核算不属实、不准确的情况,就会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工作出现问题。这些都属于国家的预算资金,成本核算的不准确性,会直接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最后,预算与执行缺乏管理。经常能够发现一些有关财务预算不足的新闻,我们国家的事业单位中,编制预算与执行时,往往注重的只是自身的既得利益,没有注重整体的利益影响。编制预算时,大多数财政部门选择的方式都是零基预算,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会因为利益的问题使原有的预算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部分预算的调整权限设定不清晰,造成预算调整的多头管理,使得审批程序混乱,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效率就会下降。究其根本,是因为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人员基础工作的落实不到位,编制预算与执行时只是想到了将利益最大化,在执行时缺乏一定的管理技巧。

三、建设会计核算体系 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针对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会计核算问题,在这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首先,要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完善、便捷、有效的会计核算制度的确立,会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性工作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财务制度的健全,才能保证以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根据相关的财务管理法规与政策去建立相应的会计核算制度,才能避免一些核算成本不清的问题。将会计核算制度具体化,不规范的地方及时纠正,并保证严格按照规定制度执行,才会使事业单位的日常业务流程化。

其次,加强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成本核算是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重要前提。试想一下,一旦这个前提出现了问题,后面的工作该怎样进行。所以,成本核算工作一定要落实到位,清楚具体的把事业单位中项目的成本问题搞清楚、搞明白,后面的其他会计核算工作才能有效完成。

最后,加强对预算与执行的管理工作。科学的进行财政预算的编制,会对日后的会计核算工作有所帮助。二者之间的关系微妙,一旦处理不好,将会使资金流失而不知去向,所以,部门与部门之间都应该认真执行审核与批复预算方案等工作。

四、结语

伴随着社会化的发展,企业都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转变。经济的飞速运转,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带来不一样的机遇与挑战。这里的企业包括事业单位中的传统企业以及其他单位的民营或私企。事业单位在我国一向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也有着坚不可摧的地位。它是一个国家的支撑,在社会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事业单位的发展好坏,可能直接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运行。所以,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亟需做到精益求精,才能保障整个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系统的日渐完善。为我国的财务相关工作打好基础,才能(作者单位冶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