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健全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已难以适应当前金融工具业务发展的需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2014年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取代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IAS 39)。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要求,我国也将对现行金融工具准则进行修订。因此,为了适应新准则的出台,商业银行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实现新旧准则的平稳过渡,基于此目标,本文就新金融工具准则变化内容、对商业银行影响和应对策略提出了一些观点看法,希望能够对这一转型期提供有利支持。
为解决金融工具分类随意、企业对金融资产减值计提不及时、不足额等方面的问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14年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拟于2018年1月1日生效。为实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内容也将在我国实施,对商业银行现有的会计报告、风险管理、投资业务管理等都将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新金融工具准则下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中的問题,并提出有关建议和对策,以便商业银行能够平稳过渡,进一步实现业务发展。
一、新金融工具准则出台的必要性
为实现与世界先进会计制度的有效衔接,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一系列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规范金融工具会计处理、促进企业改进风险管理、提升企业金融工具披露透明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该准则已难以适应企业金融工具业务发展的需要。
此外,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逐渐凸显出金融工具分类随意、企业对贷款等金融资产减值计提不及时、不足额等方面的问题,二十国集团要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加紧修订金融工具等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9年启动金融工具准则改革,并于2014年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拟于2018年1月1日生效并取代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IAS 39)。
综上所述,无论从国内的发展需要还是从国际的趋同需要,我国都将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变化内容,实施新的金融工具准则。
二、新金融工具准则主要的内容变化
1.金融资产由四分类简化为三分类
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四类,分别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分类以及重分类规定较多,导致相同的金融工具出现不同的会计处理结果,并导致较为复杂的金融工具减值要求。为降低金融工具会计的复杂性,新准则拟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三类,分别是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强化金融资产减值要求
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现行减值准备的方法称为“已发生损失法”。已发生损失法不考虑预期损失信息,难以及时足额地反映有关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信用风险状况。新准则将要求企业采用预期损失法对金融工具的减值进行会计处理,应当考虑包括前瞻性信息在内的各种可获得信息,尤其要注意此处引入的“前瞻性信息”。
3.简化嵌入衍生工具的处理
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满足一定条件的嵌入衍生工具应当从混合合同中分拆,作为单独的衍生工具进行处理。如无法对嵌入衍生工具进行单独计量,应将混合合同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此规定涉及的专业判断较多,对其理解和把握口径存在差异。新准则将对其进行简化,混合合同主合同为金融资产的,应将混合合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会计处理,不再分拆;混合合同不属于金融资产的,基本继续沿用现行准则关于分拆的规定。
三、新金融工具准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
1.商业银行的会计报告发生变化
新金融工具准则将实行金融资产三分类,分类原则和方法也简化为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等两个判断依据,从而更有利于实务判断和操作。商业银行需要重新设置金融工具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项目,改变会计计量方法、标准和相关的信息系统。
2.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发生变化
由于新准则在资产减值中要求考虑预期损失,因此商业银行需对目前的准备金模型进行优化、建立测量系统,实现管理精细化。从目前多数分析来看,预期损失的引入将会加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压力,还可能会影响到资本充足率和偿付能力的计算结算。因此,还需要商业银行建立与新准则相适应的内控机制,将金融资产分类前置到业务流程中进行判断。
3.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管理发生变化
新金融工具准则需要商业银行重新梳理业务模式、合同条款,并有可能对现有业务模式和条款、业务系统进行变更;投资分类指引需要变更,各账户的资产负债匹配策略需要调整;估值技术和模型需要全面梳理与更新,这也将促使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投资管理水平。
四、总结
面对即将实施的新金融工具准则,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应对各种变化,全面改变和提升资产负债管理、估值技术、信用风险管理。新准则将会促使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之间更加协同,在数据、模型方法一致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管理目标,在关键参数、计量结果和应用方面互为衔接。
总之,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将会更加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促进企业增强风险意识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持续提升金融市场披露透明度,充分发挥金融工具会计在金融市场发展和企业经营中的作用。(作者单位为北京农商银行总行计划财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