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技术在国土资源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2017-12-29 00:00:00温瑞毅
今日财富 2017年13期

国土资源测绘工作是国家重点的基础工作项目之一,时保证测绘工作准确性、科学性的必要条件,而GPS技术因具有灵活性较高、误差较小、精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测绘中。本文将对GPS技术在国土资源测绘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意见,旨在促进我国国土测绘工作的不断发展。

GPS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同多种技术相结合共同进行,属于高科技技术工种。GPS技术的使用需结合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同时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测绘经验及专业知识。因此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充分掌握机械的操纵原理。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GPS技术在国土资源测绘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探讨研究,以期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一、GPS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GPS技术全称为卫星定位系统,是由美国最早提出的技术原理,主要应用于军事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GPS技术开始逐渐被应用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而GPS技术主要包括卫星、监控地面系统、GPS客户端组成。第一,卫星的运动具有周期性规律,而数量也会具有一定的变化趋势,同时卫星的运动周期与数量受相关技术人员的严格控制,且运行轨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并于赤道形成约55°的夹角,且可以通过监测系统定位自身监控范围内的物体。第二,监控地面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卫星信号,并对接收到的微信信号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卫星的运行的具体状况,若卫星的运行轨道及周期超过相关技术人员的控制范围需要及时对卫星进行调整使得卫星可以按照正常的轨道继续运行,从而保证国土资源测绘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第三,GPS客户端主要是根据卫星传递回来的数据信息来确定使用者的具体位置,并根据距离来判定使用者所处的位置,通常情况下要想实现对一个人、一个物体的实时定位需要4颗卫星同时工作。第四,位置拆分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监测技术,相对于其他技术来说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主要是由GPS客户端构成。GPS可以根据卫星传递的数据而形成定位系统,可以实现对物体的立体监测,然后利用数据对坐标进行计算,然而这种监测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会受到大气、轨道、时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误差。因此,基站只有将这些存在误差控制最小的范围内才可以发送至流动站,而接收站也会在接受到信息之后对这些数据作进一步处理,以保证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此外,伪距差分技术也是GPS定位终端经常采用的技术之一,这种技术具有极高的准确度,在以基站为参照物的情况下可精确的计算出卫星在不同时间的距离与坐标。

二、国土资源测绘中有关GPS技术的应用

随着我国GPS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GPS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增加,在国土资源测绘工作中GPS技术主要被应用于以下方面:第一,建立测量控制网。在我国国土资源测绘工作中应根据测绘的具体需求以及地势的具体特征选用合理的方式建立测量控制网,通常情况下确定控制网的过程主要是利用GPS静态测量技术配合高节点对重要坐标进行测量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第二,计算各个坐标参数。GPS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应协调坐标参数与对应点之间的关系同时计算出个坐标的参数,然后根据实际参数对各地方的参数进行定位。在定位过程中,WGS84坐标是最为重要的,WGS84坐标能否準确测量时影响国土测绘资源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在准确测量好WGS84坐标以及其他相关坐标后,通过相关计算准确对这些坐标进行定位,同时绘制出相应的绘测图表。第三,建立基站。首先相关的工作人员应通过管理界面成功建立起一个被命名为GPRS的配置集,然后对GPRS的接口参数进行合理配置,将Internet设置为连接方式,在页面挑成功跳转后选择siemensMC75并将CMNET输入GPRS3netmet中的APN窗口,从而建立起基站。第四,建立流动站。通过在相关设备上设置“流动站向导RTK”并创建一个新的工作模式,同时将这个工作模式重新命名,选择“因特网”,然后再经过技术人员的设置最终成功建立流动站,在建立流动站时应注意选用“RTCM18,19v2”作为RTK数据格式。第五,进行外业方面的操作。通过手工方式配置测量点很可能会出现误差,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利用计算机将界址的测量点信息直接到如今算计进行计算,然后使运行程序利用坐标信息进行放样工作,极大程度上减小了常规解析法放养工作的难度,从而简化勘测边界的流程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在动态测量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在放样点停留12秒,便可以由流动站自行完成放样工作,减轻了技术人员的工作压力。

三、GPS技术在国土测绘工作中的优缺点

(一)高效作业

将GPS技术应用于国土测绘工作中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极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在传统的国土测绘中,相关的技术人员只能采用传统的测试的方法即采用大量人力进行实地勘探,从而获得不同地形地势的具体信息,这种方式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且工作效率还无法得到有效保证,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气候对国土测绘工作的影响,严重影响到了施工进度。通过采用GPS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相关设备的耗损情况,还明显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节约了大量工作开支。

(二)误差值较小,不存在误差累积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地貌、气候环境、水文环境等方面较为复杂,因此为国土测绘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在传统的测绘方法中,相关人员需要进行实地考察来确认地势的具体情况,且受到自然环境或是天气状况的影响,使得误差值会逐渐累积,无法保证测绘工作的准确性。而采用GPS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通过采用先进仪器及工作设备获取准确的地势信息及数据资料,不仅节约了人力还提高了测绘的准确度,以减少误差值得不断累积,从而为国土资源测绘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三)降低了国土测绘工作的难度

GPS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等其他外部因素要求较少,而对于人力方面的影响却较为深远。通过在国土测绘中时用GPS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施工作业的要求同时还降低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且GPS技术采用的都是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使用简单、操作方便、流程便捷、准确性高等特点,极大程度提高了国土测绘工作的准确性,为国土测绘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有利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GPS技术具有灵活性较高、误差较小、精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测绘中,在国土资源测绘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相关的研究人员应不断开发GPS技术,不断完善当前GPS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GPS技术的精准度、灵活性得以有效提高,为国土资源测绘人员提供便利。(作者单位为信宜市国土资源测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