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2017-12-29 00:00:00王峰
今日财富 2017年13期

事业单位做好成本核算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事业单位稳定发展,更好地为社会生产活动服务。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成本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基于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对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如何解决成本核算问题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措施。

一、成本核算工作开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工作意识还有待提高

由于受历史条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事业单位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资金管理采取的是财政部门统一分配的问题,事业单位基本上不会进行资金筹措和成本核算管理工作。这就造成了事业单位内部未能形成健全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成本核算机制,同时部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认为成本核算工作与自己工作内容联系不大,使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工作内容不清晰,工作效率低下,未能取得显著的工作成果。

(二)工作的针对性不强

在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工作职责划分不明确使成本核算工作的针对性还有待加强。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监督工作不到位。在部分事业单位日常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个工作人员分管着多个部门的账目,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只能对会计票据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进行审查,而对于账目的真实内容则无法进行有效的辨别和监督。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对于事业单位各部门的支出和收入不能准确、及时的处理,同时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上面也同样存在着挤占现象,导致专用资金的作用以及效益未能有效发挥出来。

二、成本核算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建议

(一)加强制度建设

在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规范要求对现有的财政制度和成本核算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在此基础之上应该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第二是考评制度;第三是成本核算工作人员的岗位制度等。特别是考评制度在事业单位成本工作开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也应该在这一大的背景之下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转变原有的工作理念,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考评制度,促进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相关工作的开展。

(二)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意识

在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工作具体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同时还要提高成本核算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我单位西宁市洞天商城管理处,每年让部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参加企业成本核算的培训班,以提高自身的成本核算意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成本核算工作才会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及有效性。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应该定期对成本核算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不断提高成本核算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使成本核算工作人员能够清自己岗位职责以及工作内容的重要性,提高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最终达到成本核算的工作目标。

事业单位在自身内部进行成本核算管理的时候,应该根据自身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一套完整的、有针对性的成本核算科目。通过这一措施的实施能够清楚反映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比如行政支出情况、后勤支出情况以及财政收入情况等。对于经济条件和成本核算技能较强的事业单位,还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内容的实际需要确立基本的核算对象,通过内部核算管理来提高成本核算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三)实施集中成本核算的工作模式

为提高成本核算工作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在日常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事业单位还可以采取集中核算的工作模式来开展相应的工作。在集中核算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就是集中管理。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域应该将本地区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工作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中心进行管理,同时完善集中管理制度,以此来保证集中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就是集中结算。各个事业单位经费的收入、支出等先进结算应该由事业单位的报账员到县级或者以上的核算中心进行报备,核算中心只与事业单位的报账员发生业务的往来。

第三就是集中核算,核算中心对各个事业单位提供的账目报备表进行审核,一旦审核通过就可以统一进行账簿的登记工作,最后就是进行会计报表的编制。

三、结语

在现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之下,事业单位应该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之下,结合自身工作的具体内容以及实际的工作需求对成本核算工作进行管理。同时在实事求是、客观的原则下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拓宽管理渠道,以此来促进成本核算工作顺利进行。(作者單位为西宁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洞天商城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