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率市场化与企业财产保险需求

2017-12-29 00:00:00潘先高
今日财富 2017年13期

财产保险是企业管理和转移上述风险的重要有效手段之一,保险市场的法律制度的改善、市场范围的拓展、中介市场的建立、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结构的细化、市场机制在配置保险资源方面作用的加强,必将推进保险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一、费率市场化

“费率市场化”指的就是,运用价格规律以及市场机制对保险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属于市场保险费率。想要确保保险费率市场化的顺利推广使公司可以及时按照市场供给与需求变化情况,要保证保险公司可以拥有费率制定权以及保险条款制定权来对费率金额进行确定。实施费率市场化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利用保险产品来对市场进行调节。在费率市场化之后拓展了国内保险行业的发展空间,使我国保险市场与国际市场相接轨还能使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明朗化,可以增加使市场竞争更加良性化、公平化,奠定良好地基础,实现保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费率市场化与企业财产保险需求

(一)价格方面。价格因素与财产保险销售量有着直接的关联,对企业的需求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财产保险的价格,主要就是指保险费率。保险行业中,都会将保险产品单位价格定义为保险费率。这种费率主要分为:附加费率是按照预期利润率以及业务费用率为依托进行计算的,与保险企业“单位保额经营费用”相互对应;纯费率是按照财产标的物损失概率而计算的,与单位保额“可能损失额”相互对应。企业通常会对财产价值以及费率数值进行综合考量,才会选择是否购买。而费率市场化之后,保险公司可以灵活对财产费率进行调整,按照不同企业的需求可以有效增加企业对于财产保险的需求量。

(二)非价格方面。

1.保险监管部门应该有实现保险费率市场化的明确目标。首先,凡具备能放开费率的险种,尽量随行就市放权给保险同业协会和保险公司。其次,费率管不住的险种,其中肯定有违背时常规律的原因,也应放开。近几年在航空意外险上保险人、代理人、监管人之间的“博弈”你来我往好不热闹。究其原因,只因高额利润,而高额利润的产生是因为垄断价格,而垄断价格却正好是政府一手造成的。我们不应再学着以往政府给企业产品定价的做法,为各险种“开价”。最后,对于必须管住的费率,如车险,也应该逐步由保险同业协会取而代之。

2.企业金融理论。企业在经营时,不仅会因为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对于财产保险的需求,还有可能会因为债权人、合作伙伴、客户的因素造成财产损失,导致企业对于财产保险需求量的增大。企业进行参保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相关合作企业或客户对于企业的认可度进行强化,对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抵御从而确保企业的平稳发展。企业会为抵押商品购买保险,来增加商品价值以便帮助企业获得预期的金额支持;企业会为了向客户承诺商品品质,而购买相应的保险产品,一旦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企业会可以运用保险来降低自身的损失,并提高客户对于企业的信任。

3.保险费率市场化有利于打破市场垄断。长期计划经济形成的行政垄断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政府转变只能而改变,或者说可利用行政手段打破垄断。但“市场垄断”一旦形成会比行政垄断更不易打破,而其危害要比行政垄断对市场经济的危害更大。因为这里所指的“市场垄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垄断。费率管制就是在保护市场垄断,使新、小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所具有的机制新、服务好、包袱轻的优势丧失殆尽。费率管制到头来实际上只是保护了市场垄断。

4.保险费率市场化不是保险费率自由化。所谓市场化是要按价格规律,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由保险同业协会随行就市制定费率,监督保险公司执行,而决不是由保险公司在市場均衡价格上或高或低自行制定费率。保险监管机关仍是市场的监管者,但政府的费率政策不是直接在市场上反映,而是通过中介机构-一一保险同业协会传导给市场,市场主体对传导的信息应能产生积极的反响。

5.实现保险费率市场化的具体步骤。(l)费率约束期。将我国现行保险费率严格管制的体制向比较宽松的费率约束转变。可对一些险种费率设置上限,如财产险、建安工险、水险,对一些险种费率设置上下限,如车险。设置下限的目的是避免保险公司因过度竞争形成自杀性费率,适用的范围可宽可窄,根据市场竟争情况而定。上下限的调整都应根据市场的变化而灵活变动,变动的幅度可以多次、小幅,以引导保险公司对费率敏感度的提高。在这一阶段,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适度的调控机制,提高保险同业协会的素质,设置相应的技术委员会,收集各保险公司的信息数据,研究市场的变化,为将费率制定权由政府职能转换到保险同业协会做准备。(2)费率指导期。保险同业协会根据市场供求制定指导性费率,各保险公司严格执行。政府还可以对某些险种费率进行干预,但险种比重应逐步缩小。(3)费率市场化期。随着管制性费率逐步减少,指导性费率比重上升,最终实现费率全部由保险同业协会制定和监督。

三、结语

随着财产保险种类会增加丰富与费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够增加企业对于财产保险的需求量以及满足不同企业的不同保险需求,还能使保险公司得到稳定的发展,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作者单位为西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