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2017-12-29 00:00:00张舒祎
今日财富 2017年33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这门职业也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观察我国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研究如何建立诚信机制,杜绝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从而使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恢复在会计工作中的地位,探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塑路径,使会计工作在社会大众面前重新获得信任和认可,社会经济也可以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愈发严重,传统美德遭受了极大地挑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执业不守诚信成了会计行业的一大弊病,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极大地撼动了会计诚信在会计行业中的地位,如何才能使会计人员有效地提高自身素养,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是会计行业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维护会计行业的整洁环境,解决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

(一)会计职业态度不端正,玩忽职守

有很多的会计从业人员的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不思进取,满足现状。会计工作被部分从业人员认为是整天算账,既复杂又繁琐,跟业务人员的各种社会应酬相比起来,会计工作乏味无聊,使得其心态越发不平衡,对工作提不起兴致。敷衍行事,积极性低迷。更有一些人认为会计工作得不到实权,没有发展的潜力,一心向着其他岗位发展。

(二)会计行业纪律体制松散

违背原则,监守自盗的现象在会计行业中普遍存在。某些会计从业人员由于单位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间存在不协调的现象,会违反会计原则,丧失立场,在会计信息处理的过程中,任意篡改成本费用的计量方法或确认标准,虚报隐瞒收入支出,随意调整利润和分配等,更有一部分会计人员直接参与造假,为违法行为做参谋,伪造、变造不真实的会计账簿、凭证、报表等。这些违规行为导致会计造假行为盛行,当单位利益与社会公众、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会计从业人员应如何处理?就这一问题,中国会计学学会的课题组曾做过实验研究,对一千多名会计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有二分之一的会计从业人员认为应当遵守单位负责人的决策,并做好账务处理;有三分之一的会计从业人员认为应直接按照负责任的意见工作;只有六分之一的会计从业人员以为应当遵循职业操守。由此可见,我国会计行业的人员职业操守“失贞”,也体现出了我国会计行业纪律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三)会计职业目的不良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部分的会计从业人员,知法犯法的现象屡见不鲜,丢失了最起码的准则,故意变造、伪造、损毁会计成果,见利忘义,职业道德沦丧,步入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雷勋平在交通部财务司综合处任职时,于1995至1998年间利用划款的权利,“近水楼台先得月”,将交通部国家科技经费和基本建设资金挪用,共计8万元,收受贿赂31.5万余元。此类案件数不胜举。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较低

会计人员素质偏低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的关键因素。许多地方和部门对会计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会计人员的任用存在偏见,认为会计不是一门技术职业,滥用人员,这样就容易影响会计部门的整体素质。首先,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与会计信息的质量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职业素养不高,就会导致会计工作质量下降,会计基础薄弱问题等。其次,不少会计人员不注重、不了解会计行政法规,不依法办事,没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意识 ,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迎合领导的作假行为,从而掩盖企业经营过程的实际情况。

会计从业人员通常为了生活生计,为了保住饭碗会选择背弃职业道德,向领导负责人进行妥协,成为会计信息生产中的“弱势群体”。作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最后一道保障的注册会计师中,有部分人员也成为追求自身利益道路上的“迷途羔羊”。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因为市场份额、客户审计收费、收入来源以及审计与非审计业务之间的矛盾等因素而大打折扣。企业在与注册会计师的博弈中往往成为获胜方,这就成就了“购买会计原则”。

(二)会计信息不对称

美国加州大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阿克尔等人于2001年提出了信息不对称这一观点,他们指出不相同的经济学活动就会有不相同的信息。由此可以推论,假如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掌握的程度相同,即会计信息对称,则会计信息问题就不大可能存在,因为会计信息的作假结果会被轻易识破。事实却并未如此,绝对的信息对称并不存在,因此虚假的会计信息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会计信息不对称。

(三)会计制度不完善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企业单位的会计资料应由财政、审计等部门进行审核监督。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政府监督部门一般对企业很少能绝对的尽到监督核查的责任,部分地区政府因为要提高当地的政绩等原因,对企业单位的作假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将企业包装上市。还有一些部门违反法规法纪,接受企业的贿赂,对企业的不正当行为开绿灯放行。所以说,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条件之一就是制度的不健全。

(四)监督机制不完善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完善,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督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开性、公正性、有效性,造成企业和投资者会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虚假会计的生成提供条件。发生会计诚信危机的直接原因就是注册会计师监查不力,缺乏独立性。注册会计师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维护经济的正常运行,被人们称作是“经济警察”,但是,国内外近些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会计行业重大事件却使人们的观点发生改变。实质上和形式上都独立于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是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规范所在,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实现这一点。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独立审计委托人的职责被管理当局代为行使。管理当局会对注册会计师所审计会计报表和公司活动所产生的费用负责,由此,管理当局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影响可想而知。

第二,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被损害是源于会计师事务所会从被审计人那里获得丰厚的报酬并为他们同时提供会计咨询和审计服务。会计师事务所在巨大利益前难免会有所屈服,就像当初毕马威轻易屈服于他曾强烈抗议的施乐公司虚假的年度报告一样,因此会计信息失真成为必然。

四、提高会计诚信的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

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大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并不是财务专业,有的甚至高中都没有毕业,仅仅是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就开始从事会计工作,因此,提高会计从业人员道德素质、职业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政策不断变化,会计从业人员如何应对千变万化的经纪业务,只有完善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才能妥善解决会计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低下的问题,才能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以及业务水平。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相对也业务水平来说,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是一个主观的大问题,因此需要政府、用人单位、以及会计从业人员本身共同努力。首先,会计从业人员要转变固有的观念,增强责任新,因为会计工作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工作,说其简单是指会计本身的核算工作和会计原理并不难,只要遵循会计准则就可以完成;说其复杂是由于经纪业务量大导致会计从业人员普遍工作量非常繁重,而会计掌握了单位的财政,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命脉,稍有疏忽就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会计从业人员一定要时刻保持客观的态度,正确处理每一项经纪业务,树立正确的观念,增强责任心,为企业以及保护国有财产安全完整做出正确的判断。

作为监督部门,政府应该定期组织会计从业人员做思想道德教育,强调诚信对于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作为用人单位,企业应该成立内部审计部门,制定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工作中互相监督,同时做好企业文化的思想教育,让会计从业人员清楚意识到,会计诚信对于会计的重要性,一旦设计违法乱纪的行为,不仅要赔偿企业的经济损失,还要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和财务负责人,要做好带头作用,严于律己,维护经济秩序。

(二)增强企业信息对称性

会计信息质量最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真实性,也叫客观性,也就是说,会计人员做账一定要如实反映经纪业务的实质。但是,由于各方利益的趋势,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有一些会计人员迫于领导的压力,不得不做假账来迎合领导的意愿;有些会计人员为了中饱私囊而在公司的财务上造假,为自己谋取更多利益等。因此,要解决财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成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是非常必要的。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不仅约束财务部门,企业各个部门都会得到监督。比如,企业的人事行政部门负责招聘,那么对财务部门的招聘就要慎重,《会计法》规定,会计以及出纳的任用,要符合回避制度,因此人事行政部在招聘会计从业人员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这样会计从业人员在选用上就得到了控制。招聘结束后,要对会计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查,不仅重视技术服务方面,在思想道德方面也要特殊重视,会计日常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敏感且需要责任心的职位,因此会计人员一旦上岗,就要明确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在奖惩方面,对于日后由违法乱纪行为的,要有明确的处罚措施,行为严重失当且给企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的,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监督是会计的两大职能之一,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监督必不可少。据统计,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内部结构治理并不完善,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建立内部审计部门,更没有内部控制体系,很多企业的所有者在企业管理上都不够重视,才导致了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某企业规模较小,所有者为了节省成本,只雇佣一个会计,甚至没有聘请出纳,这种行为是违反会计法的;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某企业规模较大,会计人员数量也在合理范围内,但是由于管理水平低下,每个会计人员没有明确分工,导致企业的财产安全得不到保证。

以上这些情况许多企业都存在,解决这些问题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必要的。管理是企业的灵魂,提高管理水平,使信息传递更快及、管理效率更高效,使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人物更明确,责任更清晰,才能减少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在制度上解决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问题。

(四)完善监督机制

首先,需要完善审计委托制度。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缺乏审计独立性,当然,这也与某些审计中介机构不正规有关,有些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不客观,拿到审计费时候往往以审计委托者的意愿出具审计报告,毫无行业责任心。因此,为了保证审计独立性,企业应选择正规会计师事务所委托审计事务,注册会计师出具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企业管理当局利用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可以获得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对企业的各项经济事务做出正确的决策。对于企业会计人员而言,客观公正的审计是对会计人员最有力的监督,审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相互独立,即使有舞弊行为也不攻自破。另外,企业在委托代理记账和代理纳税时,不能选择委托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这审计人员和会计人员以及税务人员都能够得到约束,以免审计和税务同时出现舞弊,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

其次,完善的监督机制也要受法律保护,政府机关在制定会计法律法规的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审计法律体系,这样会计从业人员的权益才能够得到保证,审计监督固然重要,但是审计中介机构的合法性也尤为重要,我国有执业能力的注册会计师逐年增加,行业规范并不完善,在加强会计从业人员道德教育的同时,审计人员的到的树枝教育也不容忽视,同时规范审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才能使审计工作和会计工作同时得到保证。

五、总结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会计界应倡导“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的诚信精神。以之作为忠诚敬业的座右铭。现在,各国都深切关注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因为此问题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一大阻碍。只有了解了会计行业职业道德出现问题的原因,才能使会计行业中的职业原则得到更好的保障,才能对症下药,切实有效的解决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问题。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就是会计诚信,有了诚信才能有健康的经济秩序,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会计信息失真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更把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推入了危险的境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必须得到完善,加快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己成为目前会计界乃至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单位为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