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与防治对策研究

2017-12-29 00:00:00赵杰金伊婷
今日财富 2017年33期

上市公司在我国乃至国际市场中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不仅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同时还促进了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我国仍有部分人群为了实现或扩大自身的经济利益,肆意进行会计造假,虚增收入并借壳上市,如证监会2017年专项执法行动发现的第一批造假案件—雅百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本文主要以雅百特公司为例,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危害、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防治的对策。

一、引言

会计造假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在国内外均有不少报道,外国著名的企业会计造假案件有WordCom、Enron、Global Crossing、Tyco、Qwest,这类会计造假事件导致美国资本市场市值损失高达4600亿美元,我国的会计造假其中较为出名的有绿大地案、雅百特案件等。另外,上市公司失实的会计信息还会扰乱国家资本市场的运行,从而易导致生产资源逆向配置,而产生严重的“劣币驱良币”效应。本文特选取雅百特会计造假案件为例,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利益机制, 不断探寻有效的抑制和治理方式改善我国的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

二、会计造假的概念、特点及形式

(一)会计造假概念

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会计人员由于自身的利益关系或其他因素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主观性的更改或删除,从而导致财务报表信息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内部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称之为会计造假。

(二)会计造假特点

总的来说会计造假具有四大特征:(1)具有明显的局部或个人利益倾向,为了满足自身的个人利益,而置他人、企业、社会利益于不顾。(2)事实上的信息虚假,其对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判断具有重要的影响。(3)主观意义上的欺诈行为。 (4)违法性,财务会计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会计造假行为需负法律责任。

(三)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方式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手段与方式有多种,常用的有构造虚假费用与收入、利用关联交易、滥用会计准则等。

2.3.1构造虚假费用与收入

为了扩大自身的并购活动和进行外延式发展,有不少上市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会构造虚假费用与收入以达到调整损益的目的,并且在即将公布上市公司的年报之前,有不少上市公司为掩盖企业的重大亏损,会千方百计的隐瞒费用、虚构收入或制造虚假业绩能以调整企业利润。

2.3.2利用关联交易

在上市公司的业务活动中关联交易占有很大比重,总的来说,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会计造假的方法主要有:(1)通过相互参股、投资、资产出售,虚增资产和资本,高估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2)为虚增虚减利润,利用欠公允价格的商品交易。(3)优化资产,主要是利用托管经营、资产租赁、重组实现。(4)利用关联双方大量的应收应付账款和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对自身真实的财务状况进行隐瞒。

2.3.3滥用会计准则

会计活动的主观性较强,且现行的会计准则赋予了会计活动一定的灵活性,这就使得部分上市公司和个人为实现公司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运用灵活性较强的准则变更会计估计方法和前期的会计政策,并利用追溯调整法对其初留存收益进行调整,进而实现对当期及后续年度利润的调节。

三、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危害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会导致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出现财务状况不实、经营成果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公司内部的管理人员无法了解企业内部的真实信息,同时还会引发外部关联交易公司、合作者以及投资者无法准确了解公司的财务现状和生产经营状况。

(一)给关联和投资方带来经济损失

会计造假对投资者的影响是最为明显,也是最为直接的。因为会计信息造假,所以难以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经济问题,使信息使用人员无法了解该公司的真实经营情况。投资者一般是在二手市场通过买卖股票获得差异收益的。如果一旦曝出会计信息造假,那么上市公司的股票就会下跌,对投资者来说必然损失很大。

(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性

会计造假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性,不仅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直接侵蚀国有资产,同时还会阻碍职业道德的建设和发展,进而易产生社会信用危机。上市公司和会计从业人员若无良好的诚实守信品质和职业道德操守,其势必难以在市场经济中获得长远的生存与发展。

(三)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会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影响我国财政法规的执行,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对经济的健康发展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其会计信息造假行为不仅是对财政法规的蔑视,更破坏了经济秩序的稳定运行。

四、雅百特公司会计造假的案例分析

雅百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21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金属屋面、墙面围护系统新材料的设计、研发等。江苏雅百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002323,成为资本市场金属屋面围护第一股。

(一)雅百特公司会计造假案情介绍

据新闻报道显示,雅百特公司在2015年至2016年9月期间,通过虚构国内、国际贸易和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木尔坦公交工程项目等手段,使其虚增5.8亿元营业收入,其中有2.6亿元为利润收入,并且在当期披露的利润总额中,2015年虚增利润高达73%,2016年前3季虚增了20%的利润,而雅百特公司在2017年12月15日也收到了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市场禁入决定书》,且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披露,终身禁止雅百特公司入证券市场,但是雅百特公司在12月15日晚间公告上却自称公司股票不会因处罚决定而被终止上市或暂停上市,证监会方面则表示绝不姑息该公司的违法犯罪行为,并会依法将其移送给司法机关以进一步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雅百特公司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

雅百特会计造假案件虽给我国社会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但是其也增强了我国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防范意识,以下对其造假成因进行分析。

4.2.1利益驱动

企业之所以能上市,多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经济资产,而良好的业绩和丰富的资产不仅能使公司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同,且有利于其获得更多的合作与发展机会。

雅百特公司是将自买自卖的建材生意假冒成跨国生意,并且其还虚构了巨额的国外大单,承接了合同金额为3250万美元的巴基斯坦国木尔坦城市快速公交专线项目,折合人民币约为2.244亿元,从而实现了年收入超过2亿元的利润,年毛利率高达74.2%,而经证监会调查人员发现,雅百特公司根本未与木尔坦快速公交项目的业主方进行合作,也并未参与木尔坦项目,且工程建设合同系伪造、虚假合同,因此根本不存在巴基斯坦项目的回款。这就使得不少企业和个人为向外界传递“本公司业绩良好”的信息,而甘愿冒职业道德风险,对会计报表进行虚构,以使自身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4.2.2外部监督力度不强

在雅百特会计造假案件中,雅百特公司自2015年6月开始,雅百特公司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基本为负数,但是其聘请的会计事务所却给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虽然会计造假案中并未明确指出会计师事务所扮演的角色,但不难看出可能存在注册会计师协助雅百特公司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或注册会计师缺乏丰富的从业经验,造成审计失当。

4.2.3法律监管环节较为薄弱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随发展阶段,对上市公司的发展多采取鼓励政策,而对其施行的惩罚机制却较为宽松,并且由于市场监管的力量较为薄弱,难以实现真正的监管到位。就如雅百特案例,其从2015年开始造假,直至2017年才被查出,可见我国对会计造假的监管力度不足。

五、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防治对策

(一)建立有效的公司管理制度和完善公司内部奖励机制

5.1.1建立有效的公司管理制度

如前所述,雅百特公司虚构跨国贸易项目和大单的主要原因,就是向外传递公司具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经济资产,进而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同,获得更多的合作与发展机会。上市公司出现严重的会计造假这种行为与其自身的内部管理制度具有密切的联系。若公司内部时常发生会计造假行为,则表明企业内部管理存在较多的漏洞,这些漏洞对公司的整体经济利益以及进一步的发展极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业绩信用等级、科学合理的管理公司的会计基础工作;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样才能保证公司的发展能够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化和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然后,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公司发展的正确指引,不断进行深化和改革、正确分离会计责任、明晰企业产权、合理处置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使每位会计人员都能规范自身的工作流程,并对自身的会计行为负责。

5.1.2完善公司内部奖励机制

上市公司要想有效的整合企业内部,就必须在公司内部建立健全完善的奖惩机制,当前不少会计人员之所以进行会计造假的原因是在其业绩上升期间,公司未给予其提供有效的奖励或奖励程度不足,从而导致其采用会计造假的方式获取其渴望的经济利益,针对这种现象,公司需建立一套能够发挥良好作用的企业内部业绩评估体系,合理分析会计人员的业绩,并给予其提供适当的鼓励和奖励,将能有效提高会计人员对工作和自身价值的认同感,进而降低会计人员发生会计造假行为的概率。

(二)不断完善会计审计体系强化监督职能和力度

我国经济市场目前的发展现状是会计审计机构人员的数量与综合素质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我国还需适当扩建相关的审计机构,并不断完善会计审计体系,一方面是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的审计机构,注重对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教育,以及对其进行必要的从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是强化社会审计,积极改善大多注册会计师专业能力和独立性不强的现状,并将行业自律机制建设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放在,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等部门监督过程的首位,才能有效保证会计工作和会计审计工作具有良好的监督保障。

(三)完善相关法律上市公司管理层责任进行,加大监管力度

5.3.1完善相关法律,保证会计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加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企业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有不少企业已逐渐上市,为了保证上市公司规范和稳定的运行,以及帮助公司内部进行和谐稳定的发展,需要执法部门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以对企业财务编制进行管理和约束,才能有效遏制会计造假现象。虽然我国目前已颁发了数十项针对会计执业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条例等,使得执法人员在监管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法可依,但是鉴于我国对会计造假的惩戒力度较低,相关部门还需进一步明确违反法律应执行的处罚标准以及制定出配套的实施细则,才能保证会计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更强。

5.3.2 明确规定上市公司管理层责任,并进行严格监管

在我国不少上市公司中,会计人员进行会计造假多由公司管理层指使,而一旦造假被查出,管理层人员为推卸自责任便会以自身不了解情况、不懂会计业务为由来逃避问题。针对这种现象,在会计法律法规中还应明确规定公司管理层领导责任,若为其部下的人员进行会计造假其需负监管不力之责,若为其指示会计人员进行会计造假,还需增加处罚力度,通过严格的监管和重罚,保证上市公司以及社会经济市场都能稳步、安全的运行和发展[15]。

六、结论

上市公司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在市场经济中,上市公司的称号代表了公司的经营业绩优良、经济实力雄厚,因此其获得大量并购活动和外延式发展的机会较普通公司多得多,为此相关执法部门需不断加强会计造假监管力度,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安全、规范的运行。(作者单位为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