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对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也不断创新,各级政府还出台了相应措施,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强化,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要结合农村经济建设现状、农村财务管理要求,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选择最合适的财务管理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一、常见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
(一)村账村管模式
村账村管模式指的是在村组织内部对会计机构进行设立,委派专业的会计人员对农村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核算,村民拥有村集体资金所有权和经营权,由村民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监督的管理模式。这种财务管理模式具有较多优点,村组织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村级财务状况信息,并且还可以直接参与到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
(二)村账乡管理模式
村账乡管理模式指的是从村委会中选出村民,组成乡镇经营管理站,并且成立会计代理服务中心,统一公开招聘会计人员,实现对农村集体资金以及财务的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并且按照不同的村设置账目,集中做账。这种管理模式下会计账务信息管理更加及时,而且也能强化对会计人员的监督,但是缺乏财务管理的完整性。
(三)农村会计委派制模式
农村会计委派制模式指的是由乡镇经管站成立会计委派中心,并且和会计委派中心签订相关的协议,对农村经济活动中的记账过程进行控制,实现村级财务的统一管理。采用这种财务管理模式可以使得会计流程得到严格监督,但是这种管理模式中并没有对会计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
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指的是由村民和代理机构共同签订会计委托代理协议,在不改变农村集体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审批权的前提下,由委托的代理机构管理农村财务。这种财务管理模式是建立在村民自愿基础上的,而且可以对农村财务管理过程进行良好监督,但是这种模式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惩罚监督机制,如果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而且有比较完善的会计制度,则可以采用这种管理模式。
二、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农村财务管理要求选择合适的财务管理模式,同时要不断加强创新,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模式。
(一)创新财务管理制度
在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实现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做好财务工作审计。当前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审计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乡镇经管站直接审计,一种是由乡镇经管站设立独立审计机构对财务工作进行审计,这两种模式有一定优点,但各自也有弊端。对此,要在创新财务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将财务审计方式借鉴过来,对村级财务工作进行审计。具体来讲,当前常用的两种审计方式都可以保留,而且要根据每一个乡镇的经济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审计方式,以对财务人员进行严格监督为目的,当村级干部、财务部门领导中有出现财务犯罪行为的时候,可以积极加强对这些现象的遏制,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二)创新管理方式
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是未来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创新财务管理方式的重要途径。在创新改革过程中不能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全盘否定,而应该要结合原有的财务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工作主要是控制关键点,做好财务会计失真的防范工作。事前控制主要是指在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结合农村经济建设项目,开展财务预算工作,严格控制农村财务支出,保证经济建设项目的资金支出情况在财务预算范围之内;事中控制主要是指对农村财务人员的行为进行控制,结合审计工作,及时做好财会人员的监督,对于财会人员可能出现的违法违规活动进行控制,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事后控制指的是对财务预算方案的执行结果进行控制,确保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按照预算方案积极落实。
(三)创新管理手段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手段也要积极创新,结合信息技术,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现代化发展。例如可以借鉴村镇联网财务管理模式,将村级财务管理的各种结果及时公示出来,接受村民、社会的监督,实现财务管理的透明化,村级委员会以及各级村镇组织可以及时通过财务公示信息了解财务发生情况。同时,在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还可以结合电算化管理手段,开展信息化、电算化管理,在各个乡镇普及财务管理系统,借助计算机以及相关的软件处理财务会计任务,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同时,也减少财务会计失真现象,提升农村会计核算水平。另外,财务管理创新必须要财会人员的配合,对此,要积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使其掌握更多的农村财务信息化管理技术,学会使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对财务工作进行落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减少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问题
(四)创新管理体制
在农村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要想改进和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必须要实现集中核算,集中可算可以减少财务核算的中间环节,使得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在开展集中核算时,必须要制定明确的核算制度、核算标准,对村级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分类处理,确保核算工作得到落实。(作者单位为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农村经济管理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