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立医院医疗体制改革的大环境背景下,临床医生的绩效考核也逐渐成为公立医院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实施办法和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对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出几点思考。
一、引言
新医改明确提出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是正确处理国家、医院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既要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又要调动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增加和改善医疗服务上来(史新叶,2013)。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是政府作为所有者的重要职责,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中之重。
自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16】1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16》颁布以后,在目前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中,要求公立医院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以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医疗行为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服务性行业,它背负着人们的人身安全与生命健康。如何在医院管理中建立一套公正、公平、全面的绩效管理体系,如何正确而及时地掌握医院评价信息,如何有效地管理员工绩效,正确凭借绩效引导员工不断学习,不断改进绩效,更好造福于社会,对国内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及促进整体的医疗体制改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绩效管理理论综述:绩效管理,是将集体和个人的努力与企业战略目标相连接,并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的手段以实现目标的过程。绩效是一个企业的管理层和下属部门及员工的持续不断的双向沟通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管理层和下属部门及员工就工作目标达成一致,管理层作为部门与员工工作的辅导员、教练,使部门与员工的业绩与能力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工作热情,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内涵
绩效管理是对绩效实现国臣各中各要素的管理绩效管理是对绩效实现过程中各要素的管理,是基于组织战略的一种管理活动。绩效管理是通过对组织战略的建立、目标的分解、业绩的评价,并将绩效成绩用于日常管理活动中,以激励员工持续改进业绩从而最终实现组织战略及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改进并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
(一)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在一个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下,对公立医院有着稳固人才、引进人才的作用,一个企事业单位要长远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才队伍的稳固、吸纳都离不开一个好的管理制度,众多的管理制度中又以绩效工资制度为先。毕竟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有利于实现优劳优得的价值体现,而在员工体现自我价值时能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有利于医院目标的实现同时有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对医院稳定、持续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
预算编制方法有定期预算法、滚动预算法、增量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固定预算法、弹性预算法、项目预算法。公立医院根据自身的特点采用合适自己的预算方法制定出医院的各种考核指标数。如财务指标的全年收入,全年成本、非财务指标的患者满意度等。编制绩效预算能改善公立医院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也能更好的协调医院各部门的行动。公立医院通过绩效预算设立了绩效目标和标准,医院管理者根据绩效预算可以监控医院的目标实现程度和经营状况。绩效预算为员工的绩效评估提供了一个标准、工具或指南。
三、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为重议话题。政府、社会以及医疗机构,都在基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上,对医院的绩效考核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形成了各有所长的绩效考核机制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但总体看,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政府的考核主体作用不明确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和办医主体单位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以及医院内部的绩效管理两个层面。从政府层面讲,对医院的绩效考核还在探索阶段,政府的考核主体作用并不清晰,目前只有个别地区在做试点工作,还不具有普遍性,还存在缺位、越位和职能交叉等现象。同时,政府对医院的监管和引导力度也不够,尚未形成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置不科学
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从医院视角转向政府和社会视角,由关注医院的资源利用和医疗质量转为关注病人需求和服务结果。对公立医院来说,经过多年的实践,各医院都基本建立起了符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的内部绩效考核体系。但从总体上看,医院内部考核指标构成还是比较偏重于工作量指标和医院内部经济运行指标,对“次均费用”等体现老百姓利益的指标以及医疗质量安全等关乎医院发展的指标关注度不够。指标体系的导向不符合公立医院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工作也还没有形成指导意见,没有统一的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方法。
四、分析及讨论
(一)问题分析
针对以上的一些公立医院在实际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二)讨论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无论从政府层面还是医疗机构,都还处在探索阶段,需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以下是在相关问题探讨中的一些建议。
政府、医疗机构、患者分别代表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利益三方。政府作为医疗机构的主办方,要求医院通过为老百姓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而老百姓需要的是高质量、低价格、便捷的医疗服务;作为第三方的医院为保障正常运转,实现可持续发展,希望获得政策的支持及合理的补偿。基于“公益性”的绩效考核,从患者利益出发,要求医院降低患者次均费用,取消药品加成等,造成医院的经济收益减少。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势必会影响医院的发展,甚至职工的利益。政府补偿机制的建立对提高公立医院的绩效,对推动医改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作用。
五、结语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公立医院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绩效考核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政府还是医疗机构,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尽快建立起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作者单位为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