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良 西南大学
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媒变革的又一个机遇
——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
董俊良 西南大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当下新闻传媒方式也逐渐变得多样化,网络信息整合交流的速度增快也给媒介传播带来了很大便利。本文以微信公众平台运行为例,就“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给新闻传媒变革带来的一大机遇和影响进行探究。
微信公众平台 新闻传媒变革 微信公众账号 电视节目互动
1.1 推送频道优质资源
在微信公众平台给予新闻传媒变革的又一机遇中,央视新闻利用微信首先能做的是可以推送频道优质资源,通过公众号定期发布相关信息,可向受众传达一些与新闻频道资源相关的内容,且微信作为数据信息交流和集中的主要平台,在该平台上还能进行互动讨论。也就是在发布某些新闻的过程中,也能允许用户针对新闻主题发表意见,给予评说,由此也进一步扩大了微信频道提供的资源获取渠道。
1.2 和电视节目开展互动
此外,利用微信该软件还能让央视新闻和电视节目整合在一起并进而展开互动。其中,微信扫一扫的功能优势就充分体现在这点上,也可通过关注该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来实现与频道的对接和交流。例如在两会期间,“央视新闻”与晚间的《24点》合作,观众能够通过在这两个频道上的微信扫一扫互动平台进行对两会的评价和相关内容讨论。且从实际的群众反映来看,每天的回复量都接近三万,由此也可进一步拉进群众与党组织干部的距离。
1.3 增强突发新闻的报道时效
最后,利用微信该平台还能增强对突发新闻的报道时效。微信凭借其使用简便、功能强大在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都有较多运用,且也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说朋友圈就可作为新闻信息渠道最为集中和交流最为频繁的一处,在发生了突发事件时利用朋友圈以及微信群组、讨论组等进行交流能够迅速的将该事件传播,进而也实现了对资讯的报道。由此可见微信信息传递功能的强大。
2.1 新闻生产:加深与用户的协作
在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中,给新闻传播的信息传递源带来了改变,也就是在新闻生产中加入进了一些其他因素。利用微信能够在新闻生产该环节里加深与用户的协作。主要表现有,在当下信息数据交流密集的平台影响下,人人都可以作为新闻的制作者,且在身边发生的人或事都能作为新闻的内容加以传播,这使得新闻在生产的过程中与用户距离更近,很可能某一大新闻就发生在你身边。
2.2 新闻推送:细分式、精准性
其次,微信平台在新闻传播的推送方式中也产生了影响,在使用该平台进行推广后,对新闻的内容分类将更细化,且更精准,能够针对各类消费群体和受众特性展开对应新闻传播。例如说涉及到深圳地区的当地新闻,则会将传播对象主要放在深圳当地的人群所使用的微信公众号上,其他地区的就可不必过多关注。这种精细化的新闻传递内容能够极大的减少数据传播的亢余性,也进而提供给了受众选择新闻的权力。让新闻传播变得更有效率。
2.3 新闻接收:用户真正把握主动权
在新闻接受的过程中,采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传播方式,用户也将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选择,使得用户的真正主动权得以体现。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相关新闻内容的推送用户可以选择关注也可以选择不关注,能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相关信息有计划的阅读,进而得以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且根据用户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有计划的新闻阅读,让相关阅读量更加合理有效,从而强化新闻传播的质量。打开客户端还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主题新闻。
2.4 用户反馈:为新闻机构提供更多资源
最后,微信公众平台给予了用户对新闻传播反馈的机制,在读者阅读完某一则新闻内容后,可针对该内容进行主题探讨,还可与其他人互相交流意见,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能够为新闻机构提供更多的资源,也能拓展新闻来源渠道,也给予了媒体制作的信息反馈参考,让相关媒体新闻从事者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后期哪些是受众比较感兴趣,哪些是普遍反响不大的地方做出有计划的整改和优化。利用这种方式得以不断增强新闻制作的质量以及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在数据的严密分析情况下加以汇总和分析,使媒体对内容产品和受众需求有更清楚的认识。
结合当下微信公众平台在新闻传播的实际运行中以及取得的成效里分析,虽然总体上来说,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且创造了新闻传播的新渠道,给新闻宣传带来了很多便捷,在未来该项传播媒体也将继续深化发展,用以发挥出更大的效用。就当下所发展的进程来看,以及对实际反映的情况分析,存在的瓶颈主要有如下几点:
3.1 同质化现象严重
首先第一,微信公众平台在实际新闻内容传播和推广中同质化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新闻推广门槛低,操作表现这使得平台公众号推广内容中存在有各式各样的同样主题不同称号的新闻推广。比如说有“晚间新闻”、“京华日报”、“央视新闻”、“新京报”等等,这些新闻传输的公众平台对于每一天新闻内容的编写大多大同小异,甚至都是一样的,这也极大的降低了整体新闻推广的质量。传播媒体的同质化提醒了广大新闻研究者要注重创新,要能够具备创新精神,制作出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内容。
3.2 推广力度不足
此外,微信公众平台在新闻传播中的推广力度还存在不足,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央视新闻公众账号在推广新闻中大多是利用粉丝沙龙、语音传播等内容进而得以增加受众兴趣度,从而吸引受众关注收听,但是在实际的各大媒体平台播放上对微信平台的宣传少之又少,且平台能够提供的服务种类不多,也制约了平台收获更多的受众。由此,在今后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运营中应当注重多拓展一些其他业务,进而得以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的平台功能,带给受众更多全新体验。
3.3 数据分析的能力匮乏
最后,微信公众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力不强,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该平台在传播了相关数据信息之后,缺少对受众关注点、开发收据分析、评论类型总结、二维码扫描地点整合等环节,在缺少这些环节的情况下使得整体的新闻传输没能有一个全面的信息反馈进而也降低了新闻推广的成效。因此在后期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功能完善中需要对分析系统进行全面升级,通过整合受众对新闻的观点和意见,拉进群众和社会的距离,进而也便于对社会各项事物进行管理,从而营造出和谐持续的社会发展环境。
综上所述,在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探究微信公众平台带给新闻传媒变革的又一个机遇中,我们发现利用微信这一广泛应用的大众媒介传播,能够有效提升新闻传播的效率,且微信可提供的功能多种多样,不仅让受众使用操作起来更加方便,还能进一步提供给受众更加完整、全面的体验。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深入对有关微信公众账号的推广进行探究,以便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
[1]肖峰,姜川.新闻特色教育:着力培养“不可替代性”的新闻传播高级人才[A].新时期中国新闻学学科建设30年[C].2008
[2]金长江,陈小娟.三峡工程新闻传播:动力、影响、战略与策略[A].新闻学论集(第22辑)[C].2009
[3]孟磊.论手机媒体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
[4]占莉芳,武文颖.虚拟的悖反——关于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反馈机制有效性的思考[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