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李白凤(1914—1978),原名李爱贤,笔名鹑衣小吏、李白朋、李逢、李木子、石山长。祖籍北京,生于四川,定居开封。我国现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篆刻家、作家、诗人、教授。青年时代在山东青岛铁路中学读书,后来以优异成绩考到北京民国学院学习,从这时起,他就热爱文艺创作,尤其爱写新诗,经常在上海的《新诗》、北平的《小雅》等刊物发表诗歌,抗日战争初期,他创作的著名剧本《芦沟桥的烽火》,影响甚大。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现代主义诗人谱系里,李白凤是一位有一定创作实力和诗学影响的诗人,他的探索多途,成绩也突出,不过因为种种原因,研究界对他关注还不够,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也不多。基于此,本期推出两位青年研究者的研究文章,来对其加以评价和阐释。程继龙《诗意世界的展开》一文指出,李白凤不单纯是一个“现代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理路的形成要复杂得多,他的诗风并非单一而恒定的。李白凤先后借助“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多种写法展开了自己的“诗意世界”。高周权《漂泊者的歌》聚焦诗人的早期创作,总结出了其诗艺风貌上呈现出的三种倾向。两篇论文都展示了李白凤诗歌创作的独特方面,为我们进入走进这位诗人的艺术天地提供了极有价值的阐说。
——张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