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 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个性化教育理念下的大学体育分层教学法探析
孙永 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高校体育个性化教育策略下的分层教学法是落实个性化教育这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从分层教学法的界定、理论基础和实施原则、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从这四个方面对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分层教学法 高校体育 个性化教育
1.1 个性化教育的界定
对于个性化教育的界定,来自不同研究视角的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说法。通常我们所说的个性化教育是指教育者(教育机构)通过对所教育的对象采取调查、测试、考核与诊断的方法以获取教育的相关依据,同时又根据社会发展趋势、教育对象潜质的特征以及人的目标与要求,所进行的量身定制教育。孔子有一个著名的教育观念——“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很多教育工作者们的追求目标。同样,体育教育也需要因材施教。同一种体育教学方法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原因在于学生在体能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很多时候很难做到整体划一。因此,高校体育教育者需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独立性和个性差异,按照受教育者的心理、生理的实际发展水平实施教育。
1.2 个性化教育的要求
就当下的教育发展而言,教育是一项具有目的性的活动。高校大学生已经逐渐呈现出个性教育基本特征与诉求。因此,为了达到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需要高校体育教育者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校的教育特色,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前提之下,制定符合自己学校发展规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这个教学内容要把学生的个性特点融合进去,让同学们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发挥自己的运动特长。实现个性化教育不仅仅需要教育者们深入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还要能够善于从自己的实践总结与提炼。同时,我们也需要坚持“以生为本、以发展为主”的人本理念。总之,个性化教育不是单一的教育,而是一个综合教育体。
体育分层教学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行多样化教学,摒弃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实际的出现的生理心理等因素考虑进去,符合体育的个性化教学原则。分层教学法对体育教学的内容、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学期成绩测评的方式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能情况实施教学任务,给学生提供切实可靠的技术指导,帮助学生快速提高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的体育特长。
体育分层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体育教学方法的限制。时代在进步,社会在不停的发展,但是研究发现许多高校体育的教学目标并没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教学目标还停滞在中小学阶段,教学内容与高中所差无几,这就导致了很多高校的学生对高校体育不感兴趣甚至是抱着排斥的态度。体育分层教学主要针对不同学生体能以及他们所掌握的体育技能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不同的小组中有针对该水平的学生的相应的技能训练,而同一个小组的成员之间差异不大,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分层教学有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1 面向全体的原则
教育的受众是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在体育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是分层教学法的原则之一。分层教学不是针对部分学生,而是针对全体学生,在分层教学中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是最终目的。因此,面向全体是个性化教育理念下分层教学法实施的重要基本原则之一。
2.2 循序渐进的原则
对不同层次水平学生,需要教育者们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就分层教学而言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如学生的体能较弱,我们就不可能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达到很高的体能水平,而是要一点一点慢慢提升学生的体能水平。所以,循序渐进原则是实施分层教学法的重要原则之一。
2.3 实际出发的原则
每个学校的体育发展水平都不尽相同,同时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学生的发展状况以及体育设施的配备也都不相同。因此,每个在实施分层教学法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从学校角度出发,有效地开展相关体育教学活动。只有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才会真真正正地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也才能真真正正地提高高校体育教育质量。
总之,分层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顺利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校体育所存在的一些弊端,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大学生学习体育知识鱼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当然,我们在实施个性化教育及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时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要公开学生的隐私,要能够充分顾及学生心理感受和承受能力,从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反面情绪与抵触心理。
[1]王波.分层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9):136+138
[2]陈欣,管月泉.关于高校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4,(23):67-68
孙永(1969-),男,辽宁昌图人,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