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面临一个创新发展的时代。继中国区域商帮时代之后,校友商帮正在中国崛起。”
——陈东升
“基于共同的对法治精神和人道主义的追求,校友团体在松散的社会关系中很容易找到一种共识。”
——周兴旺
南方周末记者 张笛扬
2015年12月4日,清华大学,信中利资本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汪潮涌宣布向母校捐赠1个亿,引发了一阵不小的波澜。
汪潮涌曾攻读清华研究生,本科则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于是,华科校友的神经被挑动:同样是母校,待遇差别咋这么大?
要知道,这已是汪潮涌第三次向清华捐赠。而其公司官网上,汪潮涌的简介中只提及了就读清华和公派留美的经历。
“社会对一个学校的评价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校友。”在华科校友办主任李志强看来,校友们在乎的其实不是一位师兄给不给母校捐款,而是母校的声誉与发展。
消息惊动华科领导层,一位校友办工作人员专门私下找汪潮涌,得到的回复是,“对两个母校都有同样深的感情。”
2017年11月,汪潮涌宣布向华科捐款1亿元人民币。而在此前,作为投资人的他还投资了多家华科校友企业。
校友相互扶助,在竞争激烈的商界体现得越来越突出。近几年,以校友为纽带的商业圈正在形成。传统的商帮概念,不再局限于地域。
与华中科大同城的武汉大学,甚至喊出了打造“中国第一校友商帮”的口号。有网友打趣说,《人民的名义》中的“汉大帮”是虚构的,“武大商帮”才是现实原型。
不同的是,现实的“汉大帮”行动高调,旨在相互扶助,而不是权钱交易。
抱团营商
2014年,工作三年的刘超萌生了创业念头,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师兄汪潮涌。他专程飞往北京拜访汪潮涌,经三轮洽谈,汪潮涌凭借对刘超的了解,决定投1500万元,由刘超担任粉丝网CEO。
在华科念书时,刘超曾经营一个服务学生创新创业的团队,有机会接触了汪潮涌等上百名企业家校友。刘超说,除了校友本身的亲切感,校友之间信息对称,沟通顺畅,更容易促成合作。
据刘超介绍,在华科校友圈中,校友互为投资人和创业者的案例层出不穷。李志强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校友之间因为受到了相同的大学教育,很容易沟通、协商和产生信任。
除了这种“一对一”的私下合作模式,传统用以联络感情的校友会等组织,正在成为校友发起集体商业行动的平台。
武大校友、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曾在一次校友活动中说道,“企业家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面临一个创新发展的时代。继中国区域商帮时代之后,校友商帮正在中国崛起。”
2013年11月,在武大120周岁之际,24位校友共同发起成立了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以下简称“武大校友企业家联谊会”),由陈东升担任理事长,雷军为常务副理事长。
陈东升说,要在继北大的企业家联谊会之后,建起一个“武大帮”。该会秘书长蹇宏曾透露,校友会里76位商界大佬,掌管着近7万亿元的资产。
联谊会打破了地域限制。2017年7月,陈东升等人发起成立了联谊会“健康产业联盟”,宣布筹设首期为10亿元的产业基金,要在五年内培育一批健康产业上市公司。
有组织的企业家校友力量,不仅“在商言商”,也得到了渴求发展的地方政府的重视。2017年4月,武汉市成立招才局,陈东升、雷军、汪潮涌等6人受聘为武汉市首批“招才顾问”。这一年里,武汉举行了多场“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活动(详见2017年6月15日《南方周末》《武汉招才“局”》)。
经世致用
和汪潮涌相比,同为投资人的张磊曾受到更强烈的非议。2010年初,张磊向美国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万美元。张磊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在耶鲁就读。
2017年,人大80周年校庆之际,刘强东向母校捐赠3亿元人民币后,张磊也捐了3亿元人民币。其实早在2010年10月,张磊曾向人大捐款1000万元人民币。
7年过去,捐款风波早已平息,人大校友流传的新段子是,“我欠母校三亿”。而在国内,不少大学已跻身校友捐款“亿元俱乐部”。
在武大企业家校友联谊会成立时,时任武大校长李晓红就曾表示,希望联谊会像国外大学通过校友、社会的基金募捐办学一样,改善学校的资金结构。如果校友捐款超过国家拨款,甚至可建立起包括董事会在内的新机制,那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变革。“当然,前提是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框架下。”
中国高校的校友会和筹款机制也日趋成熟,但与一些世界顶尖大学相比差距明显:数额少,参与校友不广泛,缺乏完善的基金管理制度和专业的基金投资能力,等等。
陈东升曾介绍,世界名校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校友基金会,运营数百亿美元发展基金,形成良性教学、科研、发展的循环体系。
与过去捐钱盖大楼相比,校友对母校的回馈,越来越倾向于“软件投入”。据悉,武大今年邀请四十多位校友企业家进校园开讲创业课,现正计划组建创业学院。
而张磊新捐的3亿元,将设立人大“高瓴高礼教育发展基金”,以长期支持创新型交叉学科的探索和发展。
在参加2017年人大毕业典礼的演讲中,校友代表张磊除了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也强调要“心中长存人文精神的火种”。
从人大档案系毕业19年的伍继红,曾因婚姻变故等,精神失常,沦为低保户。2017年5月起,得知消息的人大校友设立帮扶会,为其筹款,帮助她重新学习并安排工作。
除了扶助困难校友、回馈母校外,许多大学校友会还纷纷跳出“圈子”,投身扶贫和慈善等社会事业,在公共事件中积极发声。
“校友们的行为,折射出一所大学的精神特质。”曾专门研究母校人大并著书的《劳动午报》副总编辑周兴旺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基于共同的对法治精神和人道主义的追求,校友团体在松散的社会关系中很容易找到一种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