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7-12-28 09:09李琳
商情 2017年43期
关键词:恐怖主义巴基斯坦

李琳

【摘要】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民族构成多样,宗教问题复杂,巴基斯坦长期深受恐怖主义的威胁,这不仅恶化了巴基斯坦的国内安全环境,也为中巴经济走建设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建设带来不少安全隐患。对此。中巴可从反恐演练、情报共享、舆论引导、教育改造等方面入手,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关键词】巴基斯坦 恐怖主义 中巴经济走廊

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的安全隐患问题

巴基斯坦地理位置特殊,民族构成多样,宗教问题复杂。长期以来,巴基斯坦深受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威胁。在世界经济与和平研究所发布的2016年全球恐怖主义报告的恐怖主义指数排名中,巴基斯坦位列第四,是全球受恐怖主义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南亚恐怖主义门户网站统计,近十年巴基斯坦恐怖主义袭击活动频发,国内每年恐怖袭击活动致死人数均达上千人,甚至曾在2009年高达一万多人,影响十分恶劣。

巴基斯坦国内恐怖主义势力错综复杂,主要有伊斯兰教派恐怖主义组织、巴塔组织、阿塔组织、反印度恐怖主义组织和民族分裂恐怖主义组织,其恐怖主义势力具有组织结构、指导思想、政治目标多元化的特点,大大增加了巴基斯坦国内反恐维稳工作的难度。这些恐怖主义势力还时常与国外势力勾结,制造大规模跨国犯罪事件,影响更加恶劣和广泛。目前,巴基斯坦国内恐怖活动主要集中在俾路支省、联邦直辖部落区和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而俾路支省是中巴重点开发工程瓜德尔港所在地,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则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地区。2016年10月,巴基斯坦发生的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多达40起,其中仅俾路支省就发生了13起恐怖袭击事件,造成89人死亡,199人受伤。中巴合作的工程建设和人员安全面临着恐怖主义的严重威胁。

在巴基斯坦,恐怖分子为了增强其影响力和破坏力,往往选择对公共交通系统、供水供电系统、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区进行袭击活动。这些恐怖活动大大破坏了巴基斯坦基础设施的建设,阻碍其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实现地区互联互通,目前中巴合作的大批项目均是交通、能源管道建设,这些项目很可能会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对象。此外,巴基斯坦恐怖袭击活动往往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其中不乏中国公民尤其是中国合作项目的相关工程人员,这将直接影响中巴人员交流往来,制约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步伐。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叶海林指出,近年來有不少中国人在巴基斯坦遭遇恐怖袭击,这恰恰是因为中巴合作的密切化。由于巴基斯坦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和中国的关系,恐怖分子选择对巴基斯坦政府高度重视的安全目标下手,可以给巴基斯坦政府施加更大的外交压力,有效地达到其目的。

二、中巴加强反恐合作的措施探析

中巴双方应加强反恐合作、防务合作以及国际地区安全事务的配合,维护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安全与稳定。

首先,中巴可以通过联合反恐演练、情报共享和共同执法等方面的合作,深化反恐情报工作机制与法制建设,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预防和应对恐怖主义行动提供依据与保障,在打击巴基斯坦恐怖势力上做到相互支持与配合。其中,中国工程人员在巴基斯坦特别是俾路支省和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的安全问题,应引起中巴双方的足够重视。俾路支省和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的落后和混乱是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巴基斯坦应加强对该地区的社会治理,及时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防止恐怖主义势力的壮大。此外,中巴应联合推动地区反恐,为“一带一路”的在该地区的推进创造稳定环境。中巴可以借助上海合作组织和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平台,推动南亚、中亚区域联合打击“三股势力”。

其次,中巴应重视加强舆论引导工作。电视、网络、报刊、广播等媒体是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政府凝聚共识、获取政策支持的有效渠道,但以往发生恐怖事件时巴基斯坦政府未能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上述积极作用。对此,巴基斯坦政府和相关新闻机构应充分利用国内大众媒体对于反恐行动的正面舆论引导作用,宣传政府的反恐政策及其取得的效果,传达政府反恐的决心和信心。与此同时,还应注重适当管控国内媒体,及时疏导群众的恐慌心理,防止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大众传媒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激化社会矛盾。在此过程中,中国也应适时积极发声,利用自身影响力表达对巴基斯坦反恐政策的支持,威慑巴基斯坦国内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势力,坚定中巴两国政府及民众参与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信心。

最后,中巴应注重对巴基斯坦民众的教育工作和对宗教极端分子的思想改造工作。目前巴基斯坦国内的科学文化教育普及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宗教学校有待进一步规范。在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和理性的宗教认知的情况下,巴基斯坦民众易受到极端思想的煽动。对此,巴基斯坦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为广大民众提供接受现代科学教育的机会,塑造和谐、理性的社会氛围,使民众深刻认识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的危害,自觉抵制愚昧无知的落后不良思想。宗教学校是推动去宗教极端化的重要平台,巴基斯坦应规范对宗教学校的管理,尤其注重对任职教师的选拔与培训工作,引导宗教学校适应现代社会,并为国家建设输送人才。对于巴基斯坦国内的宗教极端分子尤其是青少年激进分子,可以通过心理教育手段对其进行思想改造,帮助其实现心理重建、积极融入社会,及时遏止极端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恐怖主义巴基斯坦
“恐怖主义”法律定义的合理程序
观点
巴基斯坦再次订购9架AH—1Z攻击直升机
国家实施国际恐怖主义行为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