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方法

2017-12-28 15:12徐晨晨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语用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徐晨晨

【摘要】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谈了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三种方法:关注单元导语,树立目标意识;渗透读书之法,感悟语言表达;学以致用,落实语用训练。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单元 语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A-0101-02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普遍有待于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呢?这需要教师善用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翻阅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每篇课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编者根据儿童心理及认知发展规律,以单元的形式进行课文编排,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主题及要求,语言训练点也渗透在各个单元之中,既有交融也有提升。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单元意识,以单元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一、关注单元导语,树立目标意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曾说过:“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鉴于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单元导语这一资源,在学习每个单元之前,引导学生从单元导语中找出本单元的主题及学习要求,树立目标意识。比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精神”,单元导语中明确指出本单元要学习的写作方法是“通过具体事实说明道理”。学生找到这些之后,不仅初步了解了这个单元的内容,也明白通过这个单元需要习得的一种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不是盲目的、没有目的的,从而有利于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为接下来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渗透读书之法,感悟语言表达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精心组织语言学习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已习得的语言表达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发展。

(一)渗透学法,感悟文本

在进行语用训练之前,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语言表达之妙,为运用语言做好铺垫。学生进入到六年级,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所以在教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这四篇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千年梦圆在今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最好的老师》时,教师应该更注重以单元为整体,进行学法的渗透。因为《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本组的第一篇课文,笔者采用精讲的方法,先让学生找出“作者列举了居里夫人的哪些具体事例”,再引导学生“在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划一划,做批注”,展开读书交流。学生进而从“居里夫人发现镭、捐赠奖金、把奖章给女儿当玩具”等具体事实中,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也感悟到了科学研究离不开坚定执著、勇于探索、淡泊名利等精神。

(二)由扶到放,自读自悟

在本单元第二篇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的教学中,笔者放手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感悟语言:首先让学生回顾单元主题(科学精神)和写法要求(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再引导学生抓住“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复习前一篇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接着,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己阅读《千年梦圆在今朝》,进一步感受本单元“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在学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最好的老师》这两篇课文时,很快就能自主发现文章的具体事实及其说明的道理。这样,课堂上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语用训练,可谓一举多得。

三、学以致用,落实语用训练

(一)立足课文,找准训练点

崔峦教授曾强调,要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和形式。教学中,教师要研读教材,根据年段特点,从每篇课文中提取最有价值的训练点,帮助学生尝试着运用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进行表达。纵观《跨越百年的美丽》《千年梦圆在今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最好的老师》这四篇课文,虽然都是通过“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但是这些“具体事实”是如何写的,则各有侧重点。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描写居里夫人的人物传记,所列举的具体事实中,穿插着一些议论性的语言,夹叙夹议,这样写更具有说服力。训练点落在描述具体事实时穿插议论,说明道理。《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选取了中华飞天梦实现过程中万户试飞、发射卫星、载人航天这三个典型性的事例,并且详细描写了最终实现千年梦想的“载人航天”这个事例,三个事例描写有详有略。训练点落在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几个事例说明一个道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列举的三个具体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发现真理”的顺序写的,这是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不能调换顺序,在说明道理的议论文里,按顺序表达非常重要。此外,三个事例中,在“研究问题”这一部分作者写得很简单,都是一句话带过,因为本文论点关键词是“真理,问号”,强调的是好奇心、善于发问对于发现真理的重要性,而发现真理的过程都离不开思考、实验、观察,过程都是相似的,所以略写。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才能突出重点,说明道理。训练点落在如何把笔墨花在重要部分,写好一个事例,来说明道理。《我最好的老师》则是通过设置悬念,抓住“我”的心理变化,从侧面写出了“我”对老师的敬佩与喜爱。语言训练点落在列举事例时抓住人物心理变化等侧面描写,说明一个道理。

(二)一课一得,落实语用

课堂上,经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学生总结出每一篇课文最值得借鉴的写法,然后运用这样的写法,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每一课的写法及训练要求见右表: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长期坚持训练下来,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发展。比如《千年梦圆在今朝》这一课,学生在分享自己选材时,有一名学生说明的道理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他选择略写两个名人的相关事例,详写自己的事例“每天晚上写完作业后,自己总会捧书阅读,即使小伙伴嘲笑他是个书呆子,他也不在乎,仍然坚持着,后来自己的作品多次在刊物上发表”。这个学生的选材能说明道理,同时抓住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进行详写,详略得当。这时,有学生举手说:“这位同学详写的事例还能用来说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又有孩子补充道:“这个事例还能用来说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道理。”令笔者没有想到的是,一个事例,竟然能引发学生这样的思考,并能灵活地进行迁移。对此,笔者随即追问道:“那么,如果用这个例子分别来说明这三个道理,侧重点一样吗?”学生纷纷发表见解:如果要说明“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个道理,就需要详写小伙伴是如何不理解自己,而自己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坚持,怎样享受读书的过程。如果说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道理,就要重点描写自己“耕耘”的过程,自己是怎么认真看书的,比如做读书笔记等,后来取得了什么成绩。而说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道理时,则要重点描写通過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变化,自己通过读书在写作或思考问题时有了哪些进步。这个训练点,正是下一篇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所要渗透的,而学生提前进行了思考,不难看出,孩子们已经“跳起来摘果子”了。

通过这样以单元整体为切入点,根据每篇课文巧抓训练点,学生经历了写什么(选材)、怎么写(写法)的语言实践过程,多角度、深入地掌握了“通过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由此可以看出,像这样以单元为整体的系统语用训练,将会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语用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微信在高职英语语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