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途径

2017-12-28 13:21周柳琴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国学诗歌初中语文

周柳琴

【摘 要】

我國作为一个历史大国,其历史文化的渊源悠长及博大精深,为语文初中教学课堂提供了大量的教材供以学习。其中,传统文化里的国学经典诵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奠定良好文学基础,还有利于拓展其知识层面,对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及丰富其精神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所主张并倡导的教学模式。本文笔者现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将国学经典诵读途径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相关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为今后我国初中语文中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方式得以大力推广提出有利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国学经典诵读

根据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学均加以国学经典参与教学活动开展中,国学文化甚至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和推崇,国外大量院校建立其蕴含国学经典文化的孔子学院是最好体现,使得我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及所蕴含传统美德得以大力推广,对提高我国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故国学经典教学在我国语文课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国学经典教学时通常主张诵读的形式加以教学,通过利用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与国学经典的高效融合,不仅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及增强其语文综合素质,还有助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同时通过间接性利用国学经典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美德,对引导学生树立健全人格及陶冶情操起到良好的影响作用,以达到教师课堂国学经典教学的最终目的。本文现阐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途径的相关运用措施,结果如下。

1.指导经典诵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现今的初中语文教材内容涉及范围广,包括有韵文、诗歌、散文等多种国学经典内容,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国学经典教学时应当以点面结合为教学原则,通过利用教材内容中唐诗、宋词元曲等具有音域美感的国学内容,并给予学生大量的诗歌阅读时间,同时于课后布置相应的诗歌背诵作业,以通过反复阅读来达到提高学生诗歌音韵感及文学语感的阅读目的,同时加大学生诗歌的课后阅读量,诗歌阅读的积累对大幅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中大量的国学经典著作为例子,笔者主要以《史记》、四书五经中涵盖大量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的经典片段作为举例对象。例如,在进行《陈涉世家》这一章节内容讲解时,文章中有一句“燕雀安知鸿鹊之志”,教师可针对此话展开重点讲解及探讨,结合作者通篇写作手法为基础,指导学生进行词句反复诵读来理解句子所含表达方式,并指导学生根据句子表达方式来进行仿写,加以评定后鼓励学生今后在相似文章阅读中高效运用所学表现手法来进行国学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表达方式的灵活性,以达到教师建设高效性课堂的教学目的。

2.结合中古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语文感悟能力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种类繁多。其中,语文教学中有学者提出加以中国古代教育衍生而来的教学方法并加以现代语文教学方式一同运用,对提高学生文学休养的同时有利于增强其语文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故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时可采用古代先进的教学方法为借鉴依据,结合现代语文教学模式,通过建立诗歌意境来引导学生借助文人文字描述的形式散发自身思维,脑海勾勒出诗歌所表达画面来彰显出诗歌与画的同质性,激发学生思维活跃的同时提高其对诗歌的能力[3]。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结合形象的语言描述或者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将文字表达的国学经典以视频、图片形式进行播放,帮助学生建立诗歌情景画面及意境,后引导其充分融入到诗文意境中,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国学经典的学习欲望和提高其语文学习效率。除此之外,还可采用传统古代教育方法中的反复诵读来指导学生进行国学经典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经典诗歌韵味和意境,同时加以诗歌、文章抄写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认知度及意境、语感体悟。

例如,在进行《泊秦淮》这一唐诗讲解时,教师指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几遍的大致诵读做好课前准备,确保其初步掌握诗歌含义后,教师课前将秦淮河现状以及作者年代秦淮河的状况的比较形式采用多媒体播放形式来进行课件制作,课堂上课件播放完毕后,教师可将诗歌背景以及作者进行相应介绍,并抛出问题给予学生进行思考: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对此意见纷纷,此时指导学生加大诗文诵读力度,针对诗歌展开深入分析,最后根据自身理解构成感悟结论后鼓励学生进行己见发表并进行讨论,教师在大致明确学生诗歌了解趋向后统一进行诗歌讲解,并着重讲注意学生诗歌理解误区进行讲解分析。课堂教学结束后,利用边抄写边的记忆方式给予学生步置课后作业,并加以诗文背诵,学生在抄写过程中通过对诗歌记忆程度的不断加深,并结合诗歌情境来领悟国学经典中的内涵,对提高其语文感悟能力及学习能力奠定了良好的文学基础。

3.拓展学生视野,积累语言知识

国学经典诵读途径的有效实践不仅能积累学生语言知识,其通过词汇量的增加还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增强其学习能力,学生视野的拓展及国学文化底蕴的提升均为帮助学生培养情操及树立价值观打下良好基础。其中,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国学经典中包含有大量的优美词句,学生长期学习有利于帮助其丰富词汇量,还能有效形成自身对外界事物的另外一种独特讲见解。对其今后的写作和为人处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故笔者认为针对初中语文中的国学经典教学需加大其国学阅读力度,利用其文学中的深刻内涵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意识以及陶冶情操,为其今后生活时刻处于满满幸福感中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例如,学校可在合理情况下可组织学生开展户外活动,活动地址多以具有优美风景为主,学生参加户外活动中看到清澈河流、鸟语花香的环境能自主联想到“小桥流水人家”“清泉石上流”等诗句,转化以往浅显的表达方式,均是学生词汇积累程度和语文综合素质得以提升的良好体现,同时有助于学生幸福感、满足感的提升,间接性对学生起到情操陶冶的作用。

4.结合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悟国学经典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文章教学内容根据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来进行课程讲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感悟国学经典蕴含情感及内容,提高学生语文体悟能力的同时激发其学习动力,丰富学生精神层面的同时为其今后各学习阶段奠定良好的文学基础[4]。

例如,在进行《桃花源记》这一内容课时讲解时,教师课后可指导学生进行课后预习过程中采用网络、书籍等多种方法进行陶渊明资料查找,了解作者写作观点、写作背景、个人性情,对文章奠定了一定的情感基调后明确陶渊明为何一身抱负才学却执意归隐田园、不谙世事的原有,帮助学生充分感悟到陶渊明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及坚定的立场信仰,并为后人所敬仰。与此同时,教师还可根据教学进度通过开展“读书会”“故事会”等活动,将近期所阅读的文学作品感悟进行交流,以及作品推荐,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量的同时激发其阅读欲望。再者教师还可根据学生文言文词汇积累、阅读能力的掌握程度进行相应的竞赛活动开展,例如定期举办《弟子规》等文言文背诵接龙活动,随机抽取教材中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浣溪沙(晏殊)、相见欢(李煜)等同单元的文言文、诗歌来进行默写或背诵,并给予优胜者相应的学习用品以做奖励,同时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理解,并提出相应问题来加深学生思考深度,以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程度。除此之外,教师除去语文课堂上点有效教学及活动的有序展开,还可指导学生利用空暇时间多多接触类似于《中国诗词大会》等与国学经典相关的电台节目进行收看,指导学生根据节目中涉及教材内容的相关国学问题进行同步解答,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其语文国学学习兴趣,深刻体会到“满腹经纶”“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学底蕴带来的骄傲,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同時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结 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针对初中语文国学经典课堂教学中,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应用于诵读途径中,将教材内容中国语经典所蕴含的文化、理念充提取来引导学生感悟国学经典魅力,不仅有利于增强其爱国思想意识,同时还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及拓展知识面,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三观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望采纳。

【参考文献】

【1】金丽红.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文学教育(下),2017(05)

【2】李彦之.初中语文教学与“国学”对接的重要性【J】.北方文学(下旬),2017(03)

【3】王亚兰.浅谈“新课改”下国学经典和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J】.科技资讯,2016(02)

【4】毛文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渗透【J】.亚太教育,2016(16)

猜你喜欢
国学诗歌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垂”改成“掉”,好不好?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七月诗歌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