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明展”的支撑要素和发展路径探析

2017-12-28 07:51骆晓红
文物天地 2017年8期
关键词:良渚文物学术

骆晓红

良渚遗址及其所代表的良渚文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见证,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展示、传播良渚文明,对于增强社会公众的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自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良渚文明展”是良渚博物院依托基本陈列、全面反映良渚文明、专门用于馆际交流的一项相对常态的临时展览。自2008年策展推出以来,“良渚文明展”先后到达北京、江苏、四川、上海、山东、广东和台湾等地进行展出,累计接待观众量达500万人次。展览中的部分良渚时期的精品文物和其他展览一起曾远赴俄罗斯、芬兰、印度等国家展出。现在,“良渚文明展”已成为对外展示良渚文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良渚文明展”支撑要素解析

“良渚文明展”之所以能够坚持长期举办并深受社会公众的青睐,其背后支撑的要素主要有三:

1.扎实的学术研究基础。学术思想是一个展览活的灵魂,是提升展览内涵品质的关键性要素。全面反映良渚文明的内涵特征、良渚文明在中国早期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良渚文明展”一以贯之的学术思想,直接体现为三个特性:首先是科学性,以良渚遗址和良渚文明近80年的考古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托,全方位、多维度展示良渚文明的实际研究现状,尽最大可能向社会公众传递准确的、完整的、科学的学术认知体系,尽最大可能地做到“研究下的普及和普及下的提高”,达到“以展育人”的效果;其次是叙事性,遵循透物见人的理念,强调良渚文明的故事意识流,以“发现求真→良渚古国→良渚文明→文明传承”为展线有机衔接展览组成要素,叙述良渚文明的社会生态,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再次是时效性,在保持展览展线和结构框架总体不变的前提下,根据良渚文明最新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成果,动态调整充实完善“良渚文明展”的文化内涵和展品资源,以此来增强展览的新鲜度与可持续性。

2.畅通的藏品共享渠道。文物是展览的核心。“良渚文明展”的文物来源以良渚遗址出土的、良渚博物院馆藏的文物为主,但由于受到馆藏文物数量、类型的限制,在一些特定的展览中往往还需要根据展览的主题、办展的形式,借助其他单位的文物藏品进行有效的补充。“良渚文明展”文物资源共享的渠道一般有联合式和比较式两种类型。北京大学举办的“权力与信仰

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采用的是联合办展的形式,参展的文物达484件(组),其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437件(组)、良渚博物院27件(组)、余杭博物馆20件(组),这些文物的挑选按照“专家甄选→上报审批→集中调拨→统一管理”的流程进行,尽力打破文物地域和管理体制上的壁垒,将最能体现展览主题的文物挑选出来展陈出去,实现文物资源共享利用最大化。在山东博物馆举办的“玉润东方:大汶口

龙山-良渚玉器文化展”是一种南北文化的对比式展览,参展文物达328件(组),其中山东地区馆藏的大汶口、龙山玉器170件(组)、良渚博物院158件(组),通过南北两地文物资源的重组比较,实现了不同地域、不同考古学文化的文物资源在同一主题、同一场地的共享融合,增强了展览的视觉震撼力和冲击力。

3.立体的展览传播方式。展览的价值在于展览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能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良渚文明展”在展出期间,往往会配套展出一些文娱活动、学术讲座和文创产品,与展览本身一起形成搭配互补、综合集成的文化传播体系,以此放大展览的社会效益。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举办的“君住长江尾良渚文明展”的开幕式上,安排了古筝演奏、面具舞蹈和诗歌朗诵等节目,烘衬了“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浪漫主题,无形中增进了社会公众与展览的心理和情感认同,激发了观众自觉参观体验展览的热情。在“良渚文明展”外展期间,特别注重举办系列学术沙龙活动,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专题解读良渚文明的文化内涵,增强展览的科普性,扩大展览的受众面。对于文创产品,按照“1个展览+1套文创产品”的模式,借势借力宣传推介良渚文明的文化创意产业成果,既提升了展览的附加价值,也满足了社会公众将展品带回家的愿望诉求,实现了“1+1>2”的效果。

对“良渚文明展”发

展路径的思考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本要求,良渚文明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良渚文明展”应当承担起涵养文化自信的使命。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学术内容高端化、展览供给体系化、表现形式亲民化、社会效益最大化是“良渚文明展”未来需要着力创新探索的发展路径。

1.学术内容高端化。知识性和科学性是展览的品质所在。一个优秀的展览应该是在对文物资源深入挖掘、对传统文化深度解读的基础上,传播科学的知识、传递准确的思想。推动“良渚文明展”学术内容高端化,关键是要强化“良渚文明展”的学术支撑,提升展览的学术品质。首先要有更高远的视野格局,站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起源、发展的角度审视良渚文明,全方位把握文明发生发展的大逻辑,并以此提炼良渚文明的内涵、启发展览策划的创意。其次要有更鲜明的展览主题,主要是分单元讲述好良渚文明的故事,以学术主题来确定展品、传递信息、讲述故事,始终保持展览叙事的真实性、完整性。再次要有更清晰的展线脉络,能够清晰解构良渚文明产生的根源、发展的历程,探寻描述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形态,脉络结构层次分明,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2.展览供给体系化。相较于综合类博物馆,专题博物馆往往受制于文物类型、展陈主题单一性的限制,所推出的原创性展览面临着品类供给相对不足、持续输出后劲乏力的局面。近年来,良渚博物院通过课题招标的形式,邀請专家对良渚文明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陆续出版了《从村居到王城》、《玉器的故事》、《神巫的世界》等10本良渚文明系列研究专著,为“良渚文明展”日后“1+x”的体系化建设提供了详实的学术依据。其中,“1”是指现在的“良渚文明展”;“x”是指依托研究专著进行成果转化,依据良渚文明不同的组成要素分门别类地策划展览,是“良渚文明展”的子项展览,与良渚文明展共同组成错落有致、功能互补的展览体系。“1+x”展览体系的实质是对良渚文明的深耕精读,是学术成果的转化运用,也是专题博物馆扩大展览品类供给、满足公众多元文化需求的较为现实的发展路径。

3.表现形式亲民化。一个取得较大社会效益的展览,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契合、完美统一,应该是以人为本、走亲民路线。这就需要对“良渚文明展”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优化完善,通过创新来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在导语设置上变描述陈述为启发问答,改变以往展览常用的单向灌输式的导语风格,采用像“良渚文明是什么?”、“良渚文明去哪了?”等一些设问或提示性的语言,着力简化简洁导语文字,促进观众带着问题和想象参观展览;在展示技法上变传统展示手段为传统与现代科技手段并重,改变以往纯粹依靠文物和图版这种较为单调的展示方式,主动顺应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潮流,在传统展示技法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数字导览、虚拟参观、信息推送等现代技术手段,提升展览的科技性、艺术性和灵动性,尽量满足现代观众特别是青年群体的文化诉求和“阅读”习惯;在感知方式上变观众单纯参观为互动穿插体验,改变以往展览说教式的“刻板面孔”,适度增加一些科普小游戏或展品复制制作等环节,增强展览的活泼性、趣味性,激发观众的参观兴致和欲望。

4.社会效益最大化。传播优秀文化、展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自觉,是每一个展览最终的价值追求。只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根植于广大观众的文化需求,展览才能保持较长的生命周期,最大限度地释放社会效益,这也决定了“良渚文明展”必须持久深度地做好“吸收”与“融合”两篇文章。“吸收”有两条路径,一方面需要加强与国家重大学术专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联系互动,积极吸纳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收获和学术成果,动态调整“良渚文明展”的内容形式,保持展览的历久常新;另一方面需要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把与加强长江沿线博物馆的合作交流放在优先位置,深入挖掘长江流域史前文明内涵,互相研究、互办展览,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发展凝聚人心、提供支撑。“融合”是指在更大平台实现“良渚文明展”与其他领域的无缝对接,主要途径是强化展览成果的再转化再利用,通过开发小型图片展、编制乡土课本教材或举办知识讲座等形式,推动“良渚文明展”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引导广大群众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人文精神。

(责任编辑:李珍萍)

猜你喜欢
良渚文物学术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文物的栖息之地
良渚保护大事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文物的逝去
“玉”见良渚
文物超有料
文物掉包案
学术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