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 沈阳工学院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行政管理创新研究
崔健 沈阳工学院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信息技术的应用,而高校的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影响着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有着组织和决策的重要作用,其优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效益。本文主要以当前的信息化背景为基础,研究高校行政管理创新的策略。
信息化 高校行政管理 创新
高校的行政管理主要是针对人、物、财以及时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的行政管理体系中逐渐融入了信息管理等内容,而高校的信息管理主要是指不断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从而确保信息存储的精确度等环节。另外,信息管理不仅能够协调行政管理中国的四项内容,还能够有效改善和优化当前的高校行政管理流程,使高校的信息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地利用,使分析和管理更加地科学化。由此可以看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科学化、现代化和信息化不仅标志着现代管理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水平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因素,有利于保证高校的健康、稳步和可持续发展。
观念是引导行动的基础,是开展行动的先导,要想创新高校行政管理,就需要高校领导引领着广大的教师树立起行政管理创新理念,明确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内涵。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指其技术系统的建设,还涉及到了人员、设备和学校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一个社会系统。在进行信息化的高校行政管理建设过程中,学校领导应当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组织者、协调者、实践者和检查者的身份和作用,重视起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不应当过度关注局部的优化,还要加强整体的优化性,将总体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和发展驱动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加强全体成员的参与性,才能够使信息化建设更加健康、稳步地发展。
在建设信息化的高校行政管理系统时,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只有将资金的预算和来源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才能够使学校的信息化系统拥有可持续的资金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计算机等硬件购置费用都非常庞大,加上大多是一次性的投入,因此叫制定预算的过程中,常常会过于关注硬件费用而忽视了其他的辅助及扩展费用,其实在系统建设费用中,软件的费用占据了一半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重视的。因此高校可以依据自身的经济状况来制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从而分步骤、分层次地实施硬件和软件设备的现代化建设,并且不断加强对于信息化项目的统筹管理,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完善信息化建设的运维服务的外包机制,从而实现资金的科学化和信息化利用。另外,学校还应当树立起物尽其用的资金使用和管理观念,让专业人士负责设备的购置,将有限的资金运用到最有用的地方,避免浪费和无用功。
高校行政管理平台及数据库建设,首先需要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整体的解决方案,然后再以此为依据规划学校的统筹规划、学院的分步实施以及后续的升级策略,最后全面推进平台和数据库的信息化建设。高校行政管理中,要想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就需要加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平台开发和维护,实现各部门和学院间信息交换和互联互通的无障碍化。在建设数据库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强信息定位的准确性,建立起高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实现数据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基础性和公益性,打破地域间的时空界限,建立起夸部门和学院的开放性数据信息库和办公信息资源库,从而实现信息发布、更新和维护统一化的机制,使信息的收发、处理和传递更加通畅,最终朝着建设高效化和准确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和数据库目标发展。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人才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企业、组织和高校的信息化培养中的问题却逐渐的显露出来,而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是信息化背景下行政管理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需要具备优秀的信息化管理能力、系统能力和技术能力等要求,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需要重视起教师及管理人员的现代技术素质,加强教师及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培养,不断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信息敏感度,在信息的收集、信息化及系统化利用和开放方面实现创新。而高校管理人员可以自主地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习,不断了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将信息化的观点运用于行政管理的创新和强化上。
总而言之,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行政管理建设与创新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性工作,它不仅能够革新高校的管理方式,还能够使高校的管理理念发生巨大的变革,走向现代化管理的发展道路,促进高校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有效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而要想将高校的行政管理建设得更加完善,还需要有关部门的不断配合以及主管部分的统一领导,在科学的规划中,实现工程建设的不断进步。
[1]宁亚秋,贾翠玲.基于善治理念的大学行政管理研究[J].孩子天地,2016(6):294.
[2]程敬华,谭欣,闫学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依据、原因及实践路径[J].理论观察,2016(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