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民办高校创新型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

2017-12-28 02:09:34胡金龙哈尔滨华德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码世界 2017年11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民办高校应用型

胡金龙 哈尔滨华德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应用型民办高校创新型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

胡金龙 哈尔滨华德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在当前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如何培养真正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已经成为高校与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应用型民办高校的特点,突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针对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提出创新型电子信息人才的培养方案;最后探讨了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电子信息人才。

应用型创新人才 培养方案 教学体系改革

在科技飞速发展下,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在产业中发挥重大作用,将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驱动力。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将成为社会、企业的需求,在此契机下,学校应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尤为重要。

1 民办高校的特点

1.1 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院校正是培养在本科层次上高级的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各类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创新型电子信息人才是具有一定的求知精神和创新精神,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应该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科研能力。也就是说一部分学生,既能选择继续深造求学,又能选择在电子科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信息科学等领域从事相应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1.2 民办高校学生特点

民办高校学生经历了高考进入学院继续学习,他们普遍对自己现状不满,缺乏自信;与重点高校学生相比知识底子薄弱,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差,自控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不专心听讲,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但是他们自主创新思想较活跃,喜欢接触现实的新事物;人生价值取向积极务实,现实性功利性比较突出。

2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观念陈旧,认识模糊

对培养目标中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关系问题的认识有些含糊,对人才的认识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有的过分注重在知识体系上做文章,无创新,有的过分注重专业技能,把专业面做得很窄,将专业培养特色理解为学生掌握一、两项具体技能,对学生应掌握的必备专业理论知识和应对今后职业变化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不太注重,课程内容整合不够,传统知识与高新技术新知识结合不好,造成学生知识面窄,应对能力差。

2.2 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陈旧,教学质量不高

由于体质的原因导致教材和知识陈旧,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教材不能反映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如何把实用的工程技术传授给学生,是我们培养应用型人才应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灌输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导致学生明显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会听从而不会质疑,更不会形成开创性的观点,很难适应企事业单位动态的工作环境。实践教学环节也如此。

3 如何更新优化应用型创新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方案

3.1 突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时,首先依据不同学生的共性发展和专业特征要求设置。开设可持续学习的基础课是十分必要的。学科基础课按照专业大类构建学科基础课程平台,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其次,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和社会需要设置专业课和选修课。专业课程按照突出专业内核、精炼教学内容、追踪学科前沿和实际应用的原则构建专业主干课程;按照灵活专业方向的原则构建专业方向选修课程,让学生具有专业特长。热点技术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报告让学生有所了解。

3.2 教学模式的转型

开展“以赛代教”活动。对许多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采用老师辅导、学生自学形式,通过项目比赛成绩,代替相应课程成绩。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动手能力得到锻炼。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项目式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适应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发展的快速化、多样化的需要。

3.3 校企多方合作,共同培养

学校与本地企业合作建立多个实训基地,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利用两种不同的资源和环境,通过资源互补,采用技能培训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向实用型的市场需求迈进。有针对性的调整学科设置,整合优化传统专业,开设热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改变了传统高校培养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弊端。例如深入共建台达班、光宇班、中兴班、大疆班等。

4 结语

通过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培养优秀的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使高校学生能更好地面向社会的是值得我们深入关心,有待我们不断的探索的课题。

[1]郑春元.近十年民办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综述[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4(2):94-100

[2]蔡文芬.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7):158-160

[3]高峰.浅析民办高校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4(12):248-249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6G393。

胡金龙,男,1985年生,学士,助教,研究方向:智能控制方向。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民办高校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系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
电子制作(2017年2期)2017-05-17 03:54:49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