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张桂辉(福建厦门)
通济堰前“二司马”
文_张桂辉(福建厦门)
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边,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5),自宋元至清,历代多次续建整修。2001年,通济堰作为南朝至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堰”,是古代对挡水堤坝之类工程的称谓。通济堰大坝呈弧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筱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通济堰得以建成,首功当属1500年前的詹司马、南司马。司马,是中国古代的官职名称,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职权。后人为了铭记他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功绩,在通济堰“廊亭”前,建造起二位司马并肩而立的青石雕像。
通济堰拦水大坝,位于丽水市区西南25公里的瓯江与松荫溪汇合口附近的堰头村。大坝上游集雨面积约2150平方公里,引水流量为3立方米/秒,每天拦入堰渠的水量,约为20万立方米。通济堰管道,呈竹枝状分布,由干渠、支渠及毛渠组成,蜿蜒穿越整个碧湖平原。干渠长22.5公里,支渠48条,毛渠321条,大小概闸72座,借此发挥分水调节作用。浙江碧湖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落差20米。通济堰因地制宜巧妙建造,从而基本实现了不需外力支持的“自流灌溉”,使整个碧湖平原上的3万余亩农田得以旱涝保收。我们通过这些数字,对通济堰的修建难度、造福程度可想而知。其整个工程,连同碑刻等,成为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数据。
据相关史料记载,詹司马、南司马,名佚无考,生卒年、籍贯不详。南朝梁天监四年(505),詹司马奏请在碧湖平原西南端(今堰头村),松阴溪与瓯江大溪汇合处筑堰坝。后朝廷又遣南司马“共治其事”。因溪水暴急,开始堰坝未能筑成,后创拱坝形式得以建成,比16世纪西班牙爱尔其拱坝早一千多年。詹司马逝世后,墓葬县西南三十里。后人为纪念詹、南二司马,修建司马庙,俗称“龙庙”。绍兴八年(1138),知县赵学老赐名“通济”,堰名沿用至今。开禧元年(1205),龙泉人、参知政事何澹“为图久远,不费修筑”,调兵3000人,历时三年重建通济堰,大坝由原来的木筱结构改为石坝结构。
通济堰,是我国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较之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之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的都江堰,“年轻”了750岁,却是迄今为止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拱坝”。这天,游人如织。我在向詹司马、南司马雕像行注目礼的同时,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塑像不高,连同基座,大约2米,神形兼备、栩栩如生。老百姓虽然只知其姓,不知其名,更不知道二者的容貌特征,但还是凭着丰富的想象力,虔诚地为他们造像。时光如水,岁月如刀,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稳稳当当地立在那里,坦坦然然地接受礼敬。
反观当下,个别官员在位时,风光无限。一旦落马,身败名裂,遭人唾弃。比如,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在位期间经常以书法家自居,其“墨宝”几乎覆盖了南昌市的大街小巷。为此,江西民间曾流传过这样一首顺口溜,东也胡,西也胡,洪城(南昌)上下古月胡;南长清,北长清,大街小巷胡长清。胡长清倒台伏法后,南昌市酒楼、宾馆、夜总会等,不约而同刮起一股“铲字风”。于是,一夜之间,“胡体书法”烟消云散。类似现象,不止发生在胡长清一人身上。俗话说,公道自在人心。执政不为民,为官不清廉,即便是真有点造诣的字画,老百姓也视之如芒刺、弃之似弊履,更休想为其塑像了。
古人云,“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依我看,通济堰前詹司马、南司马的石雕像,既是为了纪念有功之臣,也是为了昭示后世官员——亲民者,民亲之;爱民者,民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