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配电自动化的试点建设与创新

2017-12-27 01:23黄国炬
西部论丛 2017年9期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建设策略

黄国炬

摘 要:配電自动化是经济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中融合了多种技术。对于配电自动研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而我国对此研究要比国外晚二十多年,在获得了经验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挑战。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网配电自动化也得到了重视,各个电力企业都对此进行了研究,为增强农网配电自动化的实用性,还需要制定出科学解决方案,以便为电力企业管理提供实时参考。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 建设 策略

近年来,虽然我国农网配电系统取得了长足进步,如线路负荷能力有所提高,网络结构也日趋完善,但其自动化程度尚不合理,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网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供电能力和维护管理,在此笔者结合试点工程对其自动化系统设计进行了优化。实践证明,其对于改善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节约资源,强化管理大有助益。

一、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要求

因农网配电系统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的问题日益增多,如由于遥测和遥信尚未实现,致使难以通过动态掌握开关以及系统的工作状态;再如因分段开关保护措施不到位,只能通过全线停电定位故障,加之配电网规模日益庞大,线路、设备繁杂,从而对其自动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实用型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方案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故可靠、可行。

但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应遵循下述几点原则:系统方案要求技术先进可行,经济合理;系统结构应符合规范,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通信设计应开放、灵活;系统硬件应保证性能可靠,便于维护;系统软件既要标准易用,也应具备较强的兼容性与通用性等。

二、农网配电线路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网配电线路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①缺少故障定位设备与隔离设备,无法及时找出故障区,一旦发生故障,只能大面积停电检修,人民正常生产生活用电受到影响。②供电范围过大,分支偏多,通道建设投入成本过高,很容易超出原有预算,影响了农网建设。③多数线路均不存在监视管理,只有在故障发生以后才能获知,且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维修好,再加上部分线路存在运行数据不明,也在影响着电力生产运行。④缺少运维人员,无法及时准确获得故障信息,故障也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这些都是我国农网配电线路自动化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联系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加以解决,以便增强农村地区的用电能力,带动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三、农村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实现

3.1网络要求。在实现农电网配电自动化前应当先巩固电网的配电网网络,确保电网中的供电电源、导线架设、供电半径及设备水平都能达到电网自动化的技术需求。电网需要能够实现在电网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保证运行稳定、耗能低以及电能的质量。同时,需要能够在电网出现故障时及时发现故障发生的地点,并对故障进行隔离,调整供电路径,确保电网的顺利运行。

3.2控点中心。在配电网中主站是核心,它不仅具有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功能,同时还应当能够为DMS系统提供平台支持。因此主站应该能够满足以下要求:(1)应当能够长时间的稳定运行,同时在运行中应当具有可靠的运行率。(2)可采集大量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同时能够对电网进行实时的监控。(3)网络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互联和扩展性。(4)软件、接口、硬件都要符合我国相关规定的标准,且有较好的开放性。(5)系统应当使用先进的科技,保证系统先进性的前提下,尽量使用经济的材料,确保系统的性价比能够达到最高。

3.3选择设备。配电网中涉及到的设备有很多,例如:开关设备(分段器、隔离开关、重合器)、电缆、变压器、通讯设备、计算机等。因为电网中使用的设备需要长期放置在恶劣的环境下,所以对电网设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电网中使用的设备应当能够适应-30℃到+75℃的温度变化,同时应当能够在淋雨、风沙的环境下保持自身的性能不发生变化,从而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3.4开关装置。配电自动化电网中使用的开关应当具有双重性,即可手动操作又可自动操作,同时分闸和合闸的速度应当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配电网中使用的断路器应当为真空型,符合电网配电自动化的要求,当线路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对电路实现自动隔离,避免故障深入到变电所的内部而引发更大的事故。如果通讯软件和配电网设备中的一次方案不能同时完成,应当使用重合器,重合具有自动化功能,其优点在于具有自我保护控制性,也可选择真空开关同控制器进行组合构成重合器。配电网中使用的真空开关应当具有电动、手动、遥控等功能,同时要在分段器两端依照要求安装保护装置和断开点。分段器需要安装在高度合适的位置,便于用户人员进行操作。

3.5保护装置。配电网中使用的装置必须有可靠的保护装置对其进行保护,保护装置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要接受严格的实验。一般来说,保护装置应当能够在-30℃到+75℃及95%的湿度的环境中使用,同时最为远程保护装置还应当具有看电磁干扰、运动通讯功能,对线路故障能够实现实时监测、操作。作为电网的保护装置,我们应当将其设立为了一个独立的单元,在安装时可以独立安装也可断路器进行一体安装。

3.6远动装置。在配电自动化的电网中所使用的装置都具有单元、独立化的结构。在交流采样过程中,应当确保各项指标及数据的精确度能够符合电力规范中的标准。安装在户外的装置要满足运行中温度和环境的要求,同时要具有以下功能:能够随时的发送和接收遥控指令,及时地对对遥控信息进行反馈,对运行中产生的数据要进行及时地记录。

结 语

探索适合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案十分必要,而上述的实用型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往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诸多缺陷,既利于快速处理线路故障,也便于管理维护,减少资源投入,易于扩展升级,故为农网建设提供了可靠参考。

参考文献

[1] 吕立平,马光耀,谷君,等。基于配电自动化的小电流系统自愈技术研究[J].电气应用,2015(S2):303-307.

[2] 殷海森。茂名地区配电通信网的组网方案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9):31.

[3] 谢义苗,何乐彰,张忠会,等。基于可靠性的不同供电区配电自动化终端数量优化方案研究[J].电力与能源,2016(4):414-419.

猜你喜欢
配电自动化建设策略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分析
智能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的构建研究
Passage Four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