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7-12-27 01:23杜德村韩树新
西部论丛 2017年9期
关键词:电气运行电厂安全管理

杜德村 韩树新

摘 要:做好电厂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它是电力企业各种生产活动正常进行的保障,各级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因此,在现实工作中,电力企业必须正视安全管理,在未雨绸缪的过程中掌握故障原因与处理方案,提高维修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工作人员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技能,通过做好日常维护与检修工作,从根本上确保电厂正常工作。

关键词:电厂 电气运行 安全管理

一、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的意义

从现实反馈的信息来看:电气运行是整个发电厂电机变压器运行的重要内容,它对改善电厂现代化力度与安全管理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合理、科学的使用现代电气系统,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整個电厂机组的工作性能与安全系数,这样才能帮助工作人员分担工作量,达到节省成本的要求。所以确保电厂电气设备稳定、高效运行非常重要,它是保障整个机组正常运行的条件。因此,在现实工作与电厂管理中,需要高度重视电厂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形成系统、全面的管理体系,及时引进先进技术,做好发电厂的日常检修与养护工作,这样才能保障运行状态与生产环节,最后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价值与利益。

二、电厂电气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维护制度层面。电厂的相关管理维护制度应该是具体的、详细的、严谨的,并与时俱进的。一个好的制度对于整个发电厂的正常运行是至关重要的,对所有的工作是起指导作用的。目前,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体系复杂冗长,员工职责分工不明,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约束,管理模式不科学,管理机制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调整,以切合电厂的运行,所有这些在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电厂都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2.2管理人员层面。在科学的管理机制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下、管理水平落后就是影响安全运行管理维护的重要原因。很多时候,管理人员在工作上仅仅流于形式而没有成效,没有做好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管理工作的懈怠容易直接导致工作人员的疏忽,从而加重安全隐患。而且电气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简单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已经不再适用。模糊的管理体系、管理技术标准的参差不齐、数据基础的不完善及电子信息的不共享会使得这种管理方法被无情淘汰,不再利于电气安全运行管理维护工作,这就需要企业管理人员积极思考应对这种问题。

2.3工作人员层面。工作人员是电气安全运行和管理维护工作的直接参与者。

综合素质低下,专业技能不过关,缺乏责任心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电气的检查往往复杂、琐碎,需要工作人员认真负责任地进行工作。很多时候,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会出现漏检或忽略安全故障的现象,从而加大了安全隐患。另外,科技的不断发展,也使得在电气管理维护工作中对工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有很高的要求。

三、电厂电气运行的安全管理

3.1完善电厂电气运行的安全管理体系。要加强电气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使电气运行的安全管理得以有效开展。电厂的电气系统运行的安全管理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所以电厂要对目前自身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充分调研。针对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指出,并找到解决的办法。要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建立完善的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体系,让其更加符合电气自动化运行的需求,从而使电厂的运行一直处于安全状态。电气运行安全管理的工作首先要以电厂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为核心,根据安全管理的内容对电厂的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完善。通过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体系,促使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执行,落实到实处,达到电厂安全稳定运行。

另外要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通过建立班组管理平台,协调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解决,避免隐患积累;建立电气运行设备的信息登记制度,对设备的使用与闲置状态进行充分研究,了解设备的质量与状态。

3.2提高员工操作与维修水平。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与维修水平,实现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在现代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中,人员的操作水平、维修水平是影响电气运行安全的一大重要因素。为了达到电厂安全管理的目的,现代电厂要在工作中开展电气运行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能力与应变能力。根据工作的实际需求,对值班人员进行定期技术培训工作,从而避免操作失误,同时解决一些小的故障问题,提高运行效率。

另外,电厂还需要对电气维修养护人员进行技术类培训,严格要求其按照电气运行标准规程说明进行安装、维修与养护,落实到位,从而避免了在电气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要通过形成体系的技术培训方案,把相关的操作人员、维修人员技能做到及时提升。在维护保养的过程中,做好记录工作,电气运行的相关记录要符合科学性,做到有效监督。

3.3强化岗位职责。要对机构的设置、岗位的设定,促进安全管理做到执行到位,从而达到电厂电气运行的安全管理的目的。在现代电厂的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中,操作监控人员的岗位职责、维修人员的岗位职责是否明确并执行到位将关系到电气运行安全管理能否实现。针对岗位职责,对员工工作的规范,现代电厂应该根据相关岗位的职责进行不断完善。以电厂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作为电气运行相关岗位的基本职责进行不断完善。通过对职责的细化、与绩效的联动,提高岗位工作人员的劳动积极性,纠正不良行为习惯与工作态度。促进电厂电气运行的安全管理的目标顺利实现。

3.4加强班组安全管理。班组在电厂的运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基层管理单元,它是各项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能否执行的关键。同时班组安全管理是电厂安全管理的基础。作为基层的管理单元,由于受到班组负责人素质的影响及其他客观环境因素,往往对安全的意识较为淡薄,认为其没大有必要,将安全教育大多流于形式。职工的文化素质不高以及安全认识错误的态度导致违规制作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要对电厂的电气运行实行安全管理,首先要对班组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完善的操作规范要求,严格执行工作票、操作票制度,不能流于形式。电厂管理者要根据班组成员的实际情况与现状进行事故演习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企业的管理者要首先督促员工学习安全生产规定以及安全操作规范并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进行单独操作,针对每一个层次的员工都进行完善的安全意识培训。通过规章制度的学习以及安全教育,确保班组的成员在电气运行工作中能够做到按规范执行,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解决,避免事故的发生。

结 语

为了强化电厂电气运行对电厂设备的安全影响,应该强调对于电厂电气运行的安全管理改革。通过强化电气运行的安全化管理,使电气系统得以安全稳定运转,避免了电气故障对于机组安全的影响。以安全为基础,提高机组的效率与稳定性,保障电厂电气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诗然。发电厂厂用电电气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2.

[2] 战明军。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工作探析[J].华章,2012,24:310.

猜你喜欢
电气运行电厂安全管理
下饺子喽
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抗干扰技术运用分析
电厂烟气脱硝装置对锅炉运行的影响研究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探析
电厂电气运行常见故障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