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璋
【摘要】作者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感想的分析,发现了数学教学的乐趣,并根据这些教学乐趣将数学教学方式作出一系列的改革,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感想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143-02
1.小学数学教学感想
1.1数学教学在生活中的乐趣
(1)趣味数学在生活中广泛应用,教师在课堂上凭借对生活经验的分析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数学教学的乐趣。
(2)小学生是学习的黄金时间,他们天生好动,思维敏捷。教师应该加大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1]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先思考后讲解,把平行四边形画下来,重新组合新的图案,在拼接的过程中找到图形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
(3)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以排版和设计作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班级内组织数学竞赛,此时,把评判权交给学生,老师作为参赛选手和学生一起比赛,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促进创新能力,又能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双赢的目的。[2]
(4)教师组织多种不同的课间活动,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间活动,通过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培养信心,也可以借助数学游戏学习课本上的数学规律,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课本上枯躁乏味的数学公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2感悟数学学习的趣
外界的学习氛围只能一时的提高学习兴趣,要想长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必须从了解数学内涵开始。
(1)感悟“数学符号”线条的美,数学的魅力不仅仅表现在其数值的精确性,而且表现在其符号的震撼性。当教师和学生深入学习的海洋,就会体味到数学内在的瑰丽多姿。这种美无法用语言描述,只能用驚叹和震撼代替。
(2)感悟“数学规律”的趣味性。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枯燥而乏味,学生存在厌恶感。在新课改的号召下,学校革新数学教学方式,采用比喻制度,将一系列的数学规律用比喻的手法教学,比如将“Ω”比作是“电灯泡”,此时学生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电流和电阻。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加感兴趣,避免了传统的浇灌式教学思路,提高了学习效率,为课堂气氛增光添彩。
2.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2.1教师引导小学生对角度思考问题
只有思考才会发现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解决思路。事实证明,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要难得多。小学生学习速度快,思维敏捷,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因此,在问题的选择上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问题必须是大部分学生所困惑的,与生活具体实践相关的,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数学课堂上,一个好的问题就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校效率。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课占据核心地位,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无法满足学生思考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枯燥而乏味,导致学生不去思考,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即使遇到问题也会得过且过,不去思考,时间长了,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欲望,最终放弃上学。
2.2教师引导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看作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创新的手段去解决问题。选择的问题一般为生活常见问题,如在学习“加减法”的过程中,教师安排课下作业,让学生自己去超市购买固定的常见商品,并把发票带到课堂上作为学习道具,然后根据发票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解决。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巩固课堂上的基础知识。学生经历了亲身的经历,又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解决了问题,使得学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从而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其它问题。
2.3教师引导小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教学的学习往往在于题目的运算,而题目的运算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小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有限,无法满足大量的题目运算,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由于地区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家庭背景的差异导致学生间的学习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师应该仔细关注每位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并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问题,在思考的基础上进步,在进步的基础上成功。
言而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细心地教师,学生要做一个虚心的学生,在教学道路上,只有教师和学生同心、共同努力,才能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岳金梅.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14(14):70-71.
[2]曹淑艳.谈小学数学教学感想[J].才智,2015(17).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