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宇庆
摘要: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当今“电力系统分析”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查方式三方面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改进建议,通过强化基础专业知识的学习,针对新形势下电力系统发展的特点引入新的教学内容与实验环节,注重学生实践考查,满足新形势下“电力系统分析”的教学需求。
关键词:电力系统分析;教学
一、 引言
“电力系统分析”是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强电方向的必修课程,其中涉及到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调频调压、故障分析、稳定性分析等重要知识内容,是从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运行、维护等行业工作的必备理论知识。然而“电力系统分析”本身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较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相对其他课程更加难学,另外,随着智能电网技术和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当今电力系统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笔者从当今“电力系统分析”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查方式三方面进行思考。
二、 教学内容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强,涉及较多的基础专业知识,除了电路学之外,电力系统分析还涉及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等等。以電力系统潮流计算为例,潮流计算需要建立功率方程,并运用复变函数的知识将复功率方程拆解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两组功率方程;在功率方程的迭代求解中,需用到数值分析中关于牛顿-拉夫逊法的相关知识;而具体运算过程涉及大量的矩阵运算,又需用到线性代数中关于矩阵运算的知识。“电力系统分析”涉及到的基础课程中的知识非常多,给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系统分析”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课程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在上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另一方面,高校需要针对学生的专业和方向设置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针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的本科生,不仅需要开设“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而且需要加强复变函数、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磁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提高这些基础课程的课时、学分,使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从而更顺利地理解“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中的知识。
此外,在当今智能电网技术和新能源发电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变革涉及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电力系统分析”的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增加相关教学内容。例如,在电力系统有功功率最优分配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除了传统火电机组功率最优分配之外,可适当增加多种能源形式,并且介绍电力需求响应的相关知识。在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中考虑风电、光伏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并计及柔性负荷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从而适应新形势下“电力系统分析”的教学。
三、 教学方式
传统“电力系统分析”的教学以讲授方式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公式的推导和计算能力的掌握。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进入“死记硬背”的误区。随着各类电力系统仿真、分析软件的出现,从事电力系统行业工作不再需要严谨的公式推导和数学计算的能力,而是在掌握电力系统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熟练运用仿真、分析软件的能力。因此在新形势下,“电力系统分析”的教学方式也应向弱化公式推导、强化基本概念的方向转化。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实验环节,指导学生应用Matlab、PSASP、PSCAD等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做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稳定性分析等电力系统分析与计算。通过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教学,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对电力系统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计算与分析的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考查方式
“电力系统分析”是一门工程性很强的学科。而传统“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对学生的考查方式以考试为主,考试内容一般涉及电力系统计算,如基于牛顿-拉夫逊法的潮流计算、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等等。对于这类考试题,学生需要花大量时间背公式,做例题,但这些内容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帮助并不大。部分学生只是掌握了做题的能力,却并不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考查方式也需做相应的转变,具体可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对学生的考查中,增加实践环节(如实验、参观实习等)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二是适量增加电力系统学科相关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课题,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并通过这些活动抵一部分学分。通过考查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 结语
通过对“电力系统分析”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查方式三方面的思考,提出加强基础专业知识教学、实践教学、改进考查方式等建议,引导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新形势下从事电力行业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王玉,高心,徐利梅等.“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教学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33(2):27-28.
[4]孟祥侠,李永.新形势下“电力系统分析”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4,(32):67-68.endprint